少数民族教育

2008-11-17 21:59:14  作者:eands  来源:新浪博客
300*250广告位
  周四下午去international center听地理系一位博士生(美国人)的讲座,题目Migration and minority marginalization: Understanding ethnic conflicts in China's autonomous regions,是讲当今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人的生存状态的。讲座持续近半个小时,包括三个部分:迁移、教育和政治权力。基本观点是与当地的汉人相比,维吾尔族人就业难(无论是在外地还是在本地区)、受教育程度低(这位博士的假设是共产党害怕他们受教育越多越反动所以不愿意他们受教育)、政治上名为自治其实处处受共产党汉人控制。这些结论是基于别人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的。接下来他有计划去实地做访谈。
 
我们系的一位中国学生听完非常生气,觉得他的assumptions有问题,作为一名研究人员不知道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说话。认为他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过去的几十年中,共产党花多大的力气在少数民族人中普及教育啊;也重视双语教学好保存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啊;自治区的提案需要经过中央审核,其它省也是如此啊;中国的政治体制centralized,中央管理地方包括自治区是正常的......
 
我和上面的这位中国留学生不一样,是带着学习的心态去听讲座的。这位美国人的讲座对我挺有帮助,让我反省:我是在中国生中国长,却对中国的少数民族生存状态并不熟悉。对他们的了解仅限于教材和电视。这些媒介呈现的好像都是少数民族的服装和食物、共产党怎么帮他们获取自由和权力、现在又是怎么快乐地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似乎在当今中国种族歧视根本不存在,少数民族没有遭遇任何形式和意义上的边缘化......
 
我是学教师教育的,回顾自己在北师大所受的本科师范教育课程,实在想不出哪一块提到少数民族教育了。到了研究生阶段,中央民族大学的藤星教授来北师大给我们开设人类学课。课中是有涉及他在西南山区做的人类学研究,好像是讲少数民族的生活和(双语)教育的。郑新蓉教授也组织了她的学生开展了一些有关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记得其中有一项是有关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材开发和使用的。我的舍友(她的学生)还特意去内蒙古考察了呢。只可惜我当时太愚钝,没觉得他们讲/做的跟我做教育研究有太大关系,也就是说,没有意识到种/民族是研究教育问题或现象的一个重要视角。
 
在北师大,我与少数民族的同学接触有一些。本科期间我们宿舍老大是新疆乌鲁木齐的,不过是汉族。印象中她谈新疆的时间不多。我现在能记得的也就是他们那儿买卖东西论公斤而不是斤、南疆治安挺差的最好不要去,还有就是特产之类的。我的研究生同届同门也是新疆人。我只记得她说她家院子烤羊肉串的场景了。我大学同班同学中有两位来自西藏,一女一男。都是藏族人,好像还都是高干子弟。她长相可爱、心地善良、语言幽默。我大学期间很喜欢听她讲拉萨选佛祖的过程及相关传说。他比我们大很多,是我们的老大哥,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他们能歌善舞,给系里、学校的活动增色不少。西藏有自己的春节,我知道这点,却从来想过随他们去参加庆祝活动。
 
这四位同学好像很少谈自治区的政治,更不会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可能是他们在政治方面努力与共产党保持一致)。他们在北师大学的课程和我们一模一样。他们私下里跟我们聊的有关自治区的人和日子,究竟对他们和我们将来做老师或教育研究/管理产生了多大的教育价值呢?很难说。我们从来没有thoerize他们的经历和体验。
 
最近一次涉及少数民族教育话题应该是去年11月份在国内stc收集数据了。学生实习回来说课,我与现场唯一的男生交流。他是在城区一中实习的,共上了两篇课文、四课时。其中两节课还是对西藏班讲的。(这样一个不大的城市还有西藏班?够新鲜的。怎么形成的呢?我没问。也不知道他是否了解。)他给这个班准备的教案与普通班一样。上完课的评价就是这个班的汉语水平太差了,很多字词都不认识,没法给他们深入讲解课文。我当时还是没有种族意识,对于他的话没有什么评价。
 
这个讲座很及时,提醒我以后从教育公平角度研究国内的(教师)教育问题时要考虑种族的维度。
 
ps:到图书馆后,我先是浏览了几个网站的八卦新闻,然后花两小时来写这篇博客。RA活放在一边只字没动。我是不是有病?干RA活才是正经事!可是,不上博客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我不感觉自己是真实活着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060ae01008bu2.html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 少数民族  教育  的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