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边境纪事--到城里去上学

2008-11-17 21:57:29  作者:李晓林  来源:互联网
300*250广告位

    六年级三班的柯尔克孜族姑娘努热孜汗,家在哈拉奇乡,离县城230多公里,一半路程通车一半路程靠骑马。她清楚家里的情况,8口人,30只羊,4匹马,3头牦牛,3个哥哥没有上过学。
   
一年级五班的布比巴拉提,家在哈拉布拉克乡库克阿尔特村,离县城180公里。这个学习成绩非常好的柯尔克孜族小姑娘说,家里有3口人,37只羊,1匹马,4头牦牛。她得先骑一天马到乡政府所在地后再坐车来县城。
   
四年级的多来提拜克,家在120公里外的山里。这个调皮的柯尔克孜族男孩说,他很久就想到县城来上学,以后还要到大城市去读大学。
   
二年级的珠玛别克和一年级的阿山拜克,今天特别高兴,妈妈看望他俩来了。知道儿子离家不习惯,想念父母,当妈的就骑马坐车不辞辛苦地跑到学校来了。教室,食堂,宿舍,澡堂,运动场,两位母亲在学校转了又转,跟在孩子身边看了又看,对这里的条件满意得很,十分感谢政府。
   
因为州里“小学办到乡,初中办到县,优质高中办到州”的集中办学新举措,这些阿合奇县边远牧区的牧民子女来到了县城读书。
   
“柯尔克孜”在柯语中,有多种解释,像“大山大河”、“山中游牧人”等,都与族源有关。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最早生活在叶尼塞河流域。据史料记载,从西汉到明末清初,柯尔克孜族经历过几次大的迁徙。每次征程,无不伴随着战争、瘟疫、饥荒和死亡。最终,他们在天山和帕米尔重建了家园。
  
年,即清光绪十一年,上阿图什依克萨克村维吾尔族富商在本村办起新疆有史以来第一所以教授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的新型学校。当时,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语文、算术、地理、历史、自然、体育、阿拉伯语、古兰经等。此前,克孜勒苏境内只有少数以培养宗教职业人员为目的的经文学校。随后,一批汉语学堂也相继设立。从那时候算起,克孜勒苏的现代教育已经走过整整120年的历程。然而,直至1949年,整个克孜勒苏只有40所小学,6651名在校学生;1953年,才出现第一所中学。
   
中国的建立,特别1954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后,克孜勒苏的教育真正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时期。柯尔克孜牧民居住非常分散,又要按季节转场,学龄儿童上学读书极不方便。为解决牧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州党委和州政府结合实际,参考外地经验,想了不少办法。以小学为例,就曾先后试办过季节性学校、耕读学校、半日制学校、马背学校、帐篷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等。
  
马背小学:20世纪70年代初,借鉴内蒙古的经验,全州牧区办起近百所马背小学,亦称流动小学或巡回小学。由一名教师骑马,带着小黑板到草原上的牧民毡房中流动上课。马背小学虽然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牧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但教学效果差,到80年代初停办,改建寄宿学校。
   
帐篷学校:20世纪60年代初,阿合奇县牧区开始推行帐篷学校,实行流动教学。每个学校配备一顶帐篷、一名教师、一匹马,随牧民转移迁徙。这种帐篷学校稍微优于马背小学,维持了20多年的时间。
   
寄宿学校: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全州牧区试办寄宿学校,并逐步推广。到90年代末期,通过寄宿学校解决了大部分牧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全州普及小学教育。
   
步入21世纪,克孜勒苏和其他边境民族地区一样,民族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如何保证每一个农牧民子女受到基本的教育?怎样通过教育使各少数民族跟上现代社会的步伐,进而使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什么样的教育是少数民族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回顾,反思,再抉择。克孜勒苏的干部群众终于对办了一个多世纪的教育有了重新认识:致富先治愚,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2004年,自治州开始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着力于从根本上解决普九和提高农牧区教育教学水平的问题。正是基于此,集中办学势在必行。“小学办到乡,初中办到县,优质高中办到州”的办学思路,得到广大师生和农牧民的拥护。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 的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