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含双语教育)的策略

2007-04-17 20:26:29  作者:李殉馥  来源:本站原创
300*250广告位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在工业化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外语教育在20世纪前后迅速发展起来。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带来社会的更大发展,推动了外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促使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各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下,纷纷把发展外语教育、培养外语人才作为战略性的发展目标,掀起了一波波外语教育浪潮。综观国际外语教育发展,总结各国采取的外语教育发展策略,有助于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兴旺。

一、颁布外语教育政策

在外语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实行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并把统一连贯的外语教育政策看作外语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外语教育政策涉及诸多方面,如经费投入、语言地位、语种选择、课程比例等。

1.确立外语教育地位

德国非常重视学校的英语教育。1964年,联邦德国各州文化部长会议通过的《汉堡协定》规定:在中学,英语课程为必修课。

西班牙政府在法案中明确规定外语为核心课程,小学外语教学总时数必须达到9%一11%。这样,既确立了外语教育的核心地位,又保证了外语教育的早日开展和足够的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进行了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1947年,日本公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等,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把以往的双重学校体制改为单线型学校体制。为了及时指导新学制学校的外语教育,日本公布了《学习指导要领英语篇(试行方案)》,把外语定为选修学科。1952年,《日美和平条约》生效,日本作为独立国家重新进入国际社会。随着文化、科学、工业的飞速发展,日本的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语教育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1955年12月,日本对《初、高中学习指导外语科英语篇》中的高中部分进行修订,规定外语为必修科目,1956年开始实施。1958年10月,日本又公布了初中学习指导要领,外语在初中阶段仍作为选修学科,每年105课时以上。60年代,日本国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为此有必要对学科、科目的内容进行重大调整和质的改善,外语教育在高中改为选修学科,设“初级英语”、“英语会话”两个新科目。

为了促进澳大利亚向多元化社会发展,澳大利亚政府积极

责任编辑: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