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部的阿布达里聚落研究 (1)

2007-09-29 21:24:25  作者:艾力·吾甫尔  来源:原刊《新疆历史与文化》2005年版
简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疏勒、英吉沙、莎车、巴楚、墨玉、洛浦、于阗、和田市肖尔巴克乡以及罗布泊附近的维吾尔村落中,聚居生活着一部分具有独特生活习惯和特殊语言的群体,他们最明显的特点是季节性行乞和为男孩割除阴茎包皮,当地的维吾尔群众称他们为“阿布达里人”(Abdallar)。 阿布达里人的研究,是一个国际学术界瞩目的课题,有着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格纳德(F.Grenard)、伯希和(P.Pelliot)、冯·勒柯克(Albert Von Lecoq)、赫丁·卡尔洛(Hildon Kaarlo)、拉肯特(G. Raquette)、斯坦因(Aurel Stein)等外国探险家曾留下了有关该群体的记载。20世纪80-90年代,奥地利科学院的两位学者——拉德斯塔特(Ö.Ladstätter)、提特孜(A.Tietze)以及日本京都大学语言研究部的林切(Hayasi Tooru)等对该群体的语言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并发表了相关成果。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疏勒、英吉沙、莎车、巴楚、墨玉、洛浦、于阗、和田市肖尔巴克乡以及罗布泊附近的维吾尔村落中,聚居生活着一部分具有独特生活习惯和特殊语言的群体,他们最明显的特点是季节性行乞和为男孩割除阴茎包皮,当地的维吾尔群众称他们为“阿布达里人”(Abdallar)。

阿布达里人的研究,是一个国际学术界瞩目的课题,有着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格纳德(F.Grenard)、伯希和(P.Pelliot)、冯·勒柯克(Albert Von Lecoq)、赫丁·卡尔洛(Hildon Kaarlo)、拉肯特(G. Raquette)、斯坦因(Aurel Stein)等外国探险家曾留下了有关该群体的记载。20世纪80-90年代,奥地利科学院的两位学者——拉德斯塔特(Ö.Ladstätter)、提特孜(A.Tietze)以及日本京都大学语言研究部的林切(Hayasi Tooru)等对该群体的语言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并发表了相关成果。

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阿西木·吐尔地、赵相如、米尔苏里唐·乌斯满、穆塔里甫·斯迪克、阿布来提·阿巴斯、沙比提·肉孜、塔依尔江、王建新(后三人是日本人林切的课题组成员)等人也从不同的角度对阿布达里聚落进行过探索,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领域。

2004年,本人曾在阿布达里人最集中居住的疏勒县汗艾里克镇谢依赫村(旧称帕依那普村)、和田市肖尔巴克乡合尼村(亦称格窝孜村)、洛浦县布亚乡塔米格勒村进行了田野调查,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对该群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阿布达里人的名称

关于阿布达里人的名称,文献史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前人在这一问题上所持的观点也不一致,主要观点有:

穆塔里甫·斯迪克先生把当地阿布达里人称为“谢依赫人”[1],认为“阿布达里”一词来源于波斯语,意思是“挡水者”、“把水挡住者”,并认为这部分人最初是生活在伊朗、阿富汗一带的一个部落。该部落在公元5-6世纪建立了强大的汗国,以后被突厥人击溃并散布在帕米尔周围,当时他们的一支从达赫比特(dahbit)逃到喀什噶尔境内并过着游牧生活,其首领吾布里帕塔里·阿孜(喀什与和田阿布达里人有关祖先的传说中都提到此人的名字)在疏勒境内的吾斯吐拉恰克玛克麻扎停留一段时间以后,于960年带领七户人迁到了现在的住地帕依那甫。[2]

阿布来提·阿巴斯先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阿布达里’一词的词源是由波斯语中的‘把水挡住者’而来,有的传说中说伊玛目大人们在卡尔巴拉战役中想喝水时,挡住幼发拉底河的一群人被称之为阿布达里人。”[3]

阿布达里人的另一种称呼是“艾努人”。“艾努”这一名称只是在和田(主要是洛浦县布亚乡塔米格勒村)的阿布达里人中出现。在赵相如、阿西木·吐尔地等写的《新疆艾努人的语言》[4]、《艾努语和艾努语中的数词》[5]、林切等编的《谢依赫勒词汇》[6]、拉德斯塔特和提特孜写的《新疆的阿布达里(艾努)人》等论文和著作中,作者将“艾努”一词与“阿布达里”一词等同使用,但没有说明“艾努”的词源和含义等。

牛汝极主编的《阿尔泰文明与人文西域》一书中这样写道:“目前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喀什、和田、莎车、疏勒、墨玉和库车等地分布有一些小的部落群体,自称‘艾努’,并称其祖先来自伊朗,当地维吾尔人称其为‘阿布达里’(Abdal),意为‘乞讨者’,我们认为其祖先可能是嚈哒(Epthalitai)。嚈哒的现代读音ya-da,其古音与Abdal极近。嚈哒也被称为‘白匈奴’。”[7]

“阿布达里”一词在《维吾尔语详解辞典》中被解释为“卡兰达尔,乞丐,要饭的”。[8]

毛拉·穆沙在《安宁史》中引用了《那非突里乌努斯》(叙述苏非主义圣人及其形象的书)中的那一段:“万能无缺,能解万物之谜的真主的天廷里被视为高贵的是300人。他们称之为‘艾合亚尔’(最亲密的朋友之意),他们当中的40名叫作‘阿布达里’(变化或使变化之意),另七人叫‘艾比拉热’(纯洁,无罪的人,帮助还罪的人之意),四个人叫‘艾比塔尔’(宇宙之柱),三个人叫‘那克巴’(引路者,领路者),一个人叫‘库提布’,另一个人叫‘卡卫斯’(挽救者),他们相互认识,每一件事他们都要相互帮助并要得到对方的许可。”[9]

《神学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道:“他们是在穆斯林当中被真主认可的,以及被视为整个世界通过他们而继续存在的某一种神秘人群之名称,他们当中死去一人,由真主来秘密推举另一个人填补他的空席位。”[10]

M·B·穆提维斯的《追求者的不同状态》中这样解释道:“最高追求者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神性状态的参与者,而且他们拥有一般人感觉不到的神性力量和感觉。他们根据自己拥有的功能分成不同的类别,如在第一个标准阶段,追求者看到微妙世界的光和五光十色,闻到香味,听听音乐。他们能看到和感觉到未来之事,有的人甚至在自己的幻景中能看到整个物质世界,有的会复活,有的就像控制物质世界一样能改变自己的躯体。他们在苏非主义信仰中被称为‘阿布达里’。”[11]

华盛顿大学的阿合默德·卡拉穆西塔帕教授在1994年出版的《真主难以控制之友——伊斯兰后中时期的得尔卫希组织》一书中提到过“卡兰德尔的先驱伽马里丁·沙维(卒于1233年)、哈依达尔的先驱库提布丁·哈依达尔(卒于1222年)、阿布达里的先驱乌斯曼巴巴等三个组织及其在13~16世纪从土耳其到印度的分布情况”。[12]

土耳其学者艾里·吐兰·古丽奇切克在《阿布达里》一书前言中引用了沙合·阿塔依的“自从跟圣人作朋友者是:阿合们(遵循古代突厥习俗的勇士们),哈孜们和阿布达里们”的一句话,她解释道:“阿布达里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中的Badal(巴达里)一词,其意是‘证人’或‘代表’,神性的意思来讲他是禁欲苦行的,具有潜在威力的圣人和男子们在苏非信仰中的等级级别之一,民间把他们称之为狂人、德尔卫什或男子(艾兰)。也跟卡兰达尔和光明同等使用,根据信念将近40名阿布达里按照神圣级别排位是并列第五位,在苏非术语中的一个叫库突普或卡卫斯,两个叫艾里伊玛目丁(两个伊玛目),四个叫阿里艾比塔特(归伊斯兰信仰者)或阿里乌米提,七个叫阿里艾菲拉德或狂人,40名叫阿布达里。在此之后第六等级的60个叫努吉巴(高贵的人),300个叫努克巴,500个叫那沙巴,此后者叫预言家或穆甫达兰。另外还有对一些阿拉维派德尔卫什和旅途中的圣人也使用过阿布达里一词,如阿布达里·穆沙、皮尔苏里唐阿布达里、塔斯里木阿布达里等。塞尔柱时期(公元12-13世纪)从呼罗珊迁到安纳托里亚的属于巴巴阿里和拜克塔什派,为奥斯曼帝国的创建作出主要贡献的呼罗珊男子也称之为阿布达里。”[13]

根据奥地利人拉德斯塔特、提特孜的叙述,“艾努是他们的自称,其意是‘贫穷人’、‘乞丐’或‘有学问的人’、‘毛拉’等”。[14]

据本人在当地的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信息来看,“艾努”一词的含义是“故乡之眼”。

根据上述论述,我把“阿布达里”一词的来源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

1.“阿布达里”一词来源于波斯语,意思是“挡水者”、“把水挡住者”。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以波斯语为自己的依据,提出“Abdal”一词中的“Ab”在波斯语中指“水”,“dal”意为“挡住”。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忽视了波斯语的造词规律和自己所提观点的资料依据。

2.“阿布达里”一词来源于“嚈哒人”。持此观点者认为“嚈哒”在阿拉伯语中作“Haital”、“Hayatila”,波斯语作“Heftal”、“Hetal”等,西方人称“Ephthalites”,它们的读音与“Abdal”极近,且嚈哒人曾经在南疆地区进行过统治,但未能说明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

从5世纪中叶到6世纪中叶,中亚由嚈哒部落统治。关于嚈哒的起源及其国家的形成尚有许多研究空白,第一个困难是各种史料用不同的名字称呼他们。在汉文史料中这个王朝的名字是“挹怛”(“挹阗”的变体,古读ie-tïen),他们的国

责任编辑:

[1] [2] [3] [4]
关于 阿布达里人 维吾尔  的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