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民族珍贵的文学遗产,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不朽之作。
新疆自古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南北两条丝绸之中的交叉点。它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枢纽、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之处。长期生息、繁衍在这块大地上的维吾尔民族,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吸收世界各种古老文明的精华,从绱丛斐錾拾哽怠⒎绺裉匾臁⒁鹗澜缰跄康奈岫幕U庵挚判偷奈岫幕纬闪耸澜缥幕飞虾奔摹⒍嗖阄幕峁沟奶氐恪?BR> 《福乐智慧》产生于维吾尔历史上的喀拉汗王朝时代。当时维吾尔民族从分散走向统一,由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过度到定居的农耕生活。社会的变革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商业空前昌盛,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喀什不仅成为东西贸易的枢纽,而且成为中亚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各国学者荟萃于此,研讨学问,交流学术。生活于这个时代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学识广博,他继承、发扬了维吾尔民族传统文化,汲取保种古老的文化中的营养,创作出不朽的名著《福乐智慧》,把维吾尔文化推向了喀拉汗王朝的顶峰。
《福乐智慧》“融东西文化于一体,集世界各种古老文明于其中”的特点,决定了这部著作的非单一文化的架构,而构成了它的多层文化结构。
本文从文化史以及文化交流的视角对《福乐智慧》的多层文化结构的特点进行一些探讨。
一
《福乐智慧》问世的11世纪,正值喀什地区开始伊斯兰化。玉素甫·哈吉甫熟谙波斯、阿拉伯文化。因此,《福乐智慧》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伊斯兰文化色彩。
从内容看,四位主人公都是伊斯兰教徒。赞美真主、讴歌圣战、宣扬伊斯兰教义、贬损异教徒的诗行随处可见。伊斯兰教的观点在字里行间都留下了鲜明的印迹。
从形式看,它的开篇三章是对真主、先知、先知四位伙伴的赞颂。这种形式在波斯诗歌中习为常见,几乎成为伊斯兰诗歌的一种固定框架。这种文体的创始人是波斯人阿布杜勒·哈密德,他是一位诗人和学者,曾任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哈里发的秘书。他于公元8世纪“首创长篇书牍,并开始在著作的开端使用赞美圣贤之词”,“后来的文人,莫不出其门而循其遗踪”。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把这种形式主义的伊斯兰诗歌文体引进《福乐智慧》,以后的维吾尔诗人争相效尤,逐渐成为一种模式。
在诗歌格律上,采用了波斯、阿拉伯的阿鲁孜韵律,玛斯纳维诗歌形式。这种多音节、双行体、以长短音节的组合、变换为基础的格律诗,与传统的维吾尔诗歌韵律及形式(采用节奏韵律,一般为四行体,每行诗多为七或八个音节,押头韵或押脚韵)全然不同。
波斯文学不仅是伊斯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占有举足经重的地位。《福乐智慧》是一部哲理性、劝喻性的诗作。这种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波斯诗风的影响。波斯诗歌影响深远,哲理性劝喻诗成为波斯文学重要文体之一。玉素甫·洽斯·哈吉甫创作《福乐智慧》的时代,维吾尔文学正面临着波斯文学的冲击,作品受到波斯文学的一定影响也是很自然的事。
此外,修辞、比喻以及一些天文知识在诗行中的运用等,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波斯文学的影响。波斯、阿拉伯文化在《福乐智慧》中形成了鲜明的积淀。对于这一点,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有人因此把《福乐智慧》说成是纯伊斯兰文学作品,或者把它说成是宣扬伊斯兰教义的劝喻诗,甚至有些外国学者把这部著作贬为波斯文诗歌的翻版。完全否认《福乐智慧》受波斯、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是不对的,但是,过分夸大这种影响也与作品的实际不相符。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仅仅是构成《福乐智慧》的一个重要文化层次,而不是唯一的层次。
如果透过伊斯兰文化的表层,深入到《福乐智慧》的深层结构中去,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内容异常丰富的多种文化层次——印度佛教文化、中原儒家文化、古希腊文化、尤其是构成《福乐智慧》多层次文化结构的基础的维吾尔—突厥文化。
二
佛教思想对《福乐智慧》的滋润是相当深刻的。这主要反映在这部诗作对生老病死所持的态度、对现世所持的态度以及所反映的因果报应观念等诸多方面。
“四谛”与“缘起论”是佛教理论的基本要点。“四谛”中的苦谛(世间之苦)、“集谛”(苦之原因)、“灭谛”(苦之消灭)和“道谛”(灭苦的方法)都离不开一个“苦”字,它的核心是宣扬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为无边的苦海。面而这种苦的生成是有缘由的,说明此缘由就是“缘起论”。小乘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叙述的,“老死”是观察人生壠鸬悖袄纤馈闭强嘹兄涤伞7鹱媸图幽材岬背踔陨崞踝迳睢⒊黾倚薜酪彩怯懈杏谌耸郎⒗稀⒉ ⑺栏髦挚嗄眨肴パ扒蠼馔淹纯嘀赖摹?BR> 《福乐智慧》以大量篇幅、反复宣扬的正是世人由于无法摆脱生老病死之苦所受到的百般折磨。作品中有许多这样的诗句:“世上有什么事能比死亡痛苦?一想到死亡,万事无趣”(1139行),“死期一到,百事无益”(1141行),“死神面对我们在等待时机,面对死亡谁也无能为力”(6291行),因此“欢乐、希望、天禄留在我身后,烦恼、忧愁、苦难向我降临”(1074行)。作品中隐士觉醒之之所以以弃绝红尘,就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能满足他“青春永驻”、“百病不生”、“长生不老”的愿望。他对人们说:“要死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