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疆文化建设 (1)

2008-02-02 21:37:18  作者:郎樱  来源:维吾尔在线
简介:新疆的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与新疆的地域特点、文化的独特性与文化的多样性是密不可分的。新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塞人、粟特、古代突厥、匈奴、羌、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蒙古、锡伯、回等诸多族群与民族,都曾在西域的大地上生息繁衍。丝绸之路贯穿新疆南北,新疆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各种古老文明与多种宗教交汇之地。在这里发现了吐火罗文、佉卢文、粟特文、汉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等多种文字的珍贵文献资料。新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属性有许多差别:维吾尔、乌孜别克属于绿洲农耕文化,柯尔克孜、哈萨克是草原游牧文化。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是新疆惟一操伊朗语的山地民族。而生活在伊犁州察布查尔自治县的锡伯族,其祖先来自我国的东北地区,其语言、历史文化属满—通古斯语族系统。新疆蒙古族是西蒙古,语言文化属蒙古语族系统。新疆的文化是文化独特性、多样性的样板。

 

作者:郎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教授,博士导师)

  2002 年是“联合国文化遗产年”,以此为契机,在我国形成了非物质文化保护热潮。 2002 年 5 月,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2003 年 1 月文化部成立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制定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总体规划》。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也在此时启动。在这种国际与国内的文化背景下,新疆宝亨集团与新疆大学合作,于今年 3 月成立了“新疆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这是地方院校中最早成立的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这充分显示新疆大学领导与学者们的远见卓识,也显示出新疆宝亨集团的气魄与文化眼光。

  各类非物质文化研讨会的召开,使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热潮进一步升温。 2002 年 12 月,文化部主持召开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的建立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总体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同年 10 月,教育部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揭开了中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普及的序幕,标志着中国高校将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起到越来越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召开了“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研讨会”,将研讨会的论文集结成册,出版了《守望民间》论文集,为《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启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并起到宣传动员作用。 2003 年 3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昆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文化多样性、旅游与发展”论坛。 6 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召开了“文化多样性、发展及全球化”研讨会。江蓝生副院长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青岛泰之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 7 月下旬,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与新疆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了。此次会议非常重要,标志着新疆非物质文化保护在新疆文化建设与经济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开始得到了确认,也必将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从以上的回顾中可以看出,新疆的领导与学者们为贯彻、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精神,脚踏实地做了大量的工作。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从某种意义上,在新疆非物质文化保护及新疆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 文化多样性

  全世界 200 多个国家与地区,约有 2500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与文化个性。民族的多样性、语言的的多样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信仰的多样性等,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与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在我国的文化中表现得十分鲜明、典型。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56 个民族的语言分属于四个截然不同的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及南岛语系;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也不同——有信仰佛教的民族,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还有基督教徒。此外,在一些民族与地区,原始宗教文化——北方的萨满文化与南方巫文化,其影响仍在民众中根深蒂固。各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定居的农耕民族,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有半农半牧的民族,还有捕渔和狩猎的民族。因此,不同的民族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民族心理、民族性格以及审美情趣诸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成为民族的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之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与传统,形成了我国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是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的文化根基。

  新疆的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与新疆的地域特点、文化的独特性与文化的多样性是密不可分的。新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塞人、粟特、古代突厥、匈奴、羌、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蒙古、锡伯、回等诸多族群与民族,都曾在西域的大地上生息繁衍。丝绸之路贯穿新疆南北,新疆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各种古老文明与多种宗教交汇之地。在这里发现了吐火罗文、佉卢文、粟特文、汉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等多种文字的珍贵文献资料。新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属性有许多差别:维吾尔、乌孜别克属于绿洲农耕文化,柯尔克孜、哈萨克是草原游牧文化。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是新疆惟一操伊朗语的山地民族。而生活在伊犁州察布查尔自治县的锡伯族,其祖先来自我国的东北地区,其语言、历史文化属满—通古斯语族系统。新疆蒙古族是西蒙古,语言文化属蒙古语族系统。新疆的文化是文化独特性、多样性的样板。

  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随着现代化的加速,加之西部大开发,文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保护文化多样性迫在眉睫。宣言告诉我们,全球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要求人们尊重每一种文化。无论是强势民族,或是弱势民族,他们都有维护自己文化的权力,他们的文化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每种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社会生活的产物。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需要保护。每一种文化的消失,就如同物种的消失破坏了生物生态的平衡,使人类少了一种文化,这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动力,它能扩大个人与群体的选择机会,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青岛泰之先生曾说:《文化多样性宣言》是促进对话与发展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工具。文化多样性、对话与发展三个因素互相连接,构成一个系统,用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类的文化资源。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与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保持民族语言,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富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才具有利用、开发的价值,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3 年 6 月 14 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关于这个国际公约的制定酝酿已久, 1989 年制定了《关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建议》,这一建议破天荒地承认“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是遗产,研究了确认、保存、保护的各项措施,这是目前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惟一的国际性文件。但由于没有引起会员国的足够重视,由于该文件的性质,它没有要求会员国履行义务。在经济全球化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险,会员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对文化特性、创造性和多样性之源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了日益强烈的关切心情,先后出台了两项计划“活的人类财富系统”( 1993 年)、公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997 年)。 2000 年底便收到了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提名名单, 2001 年 5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审议过一份“关于应否制定一份在国际范围内保护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新的准则性文件的初步研究报告”,并公布了首批入围的 19 项代表作的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人民的求知过程:这些过程可为现有团体提供一种与前辈之间的延续感,并且对文化特性以及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正如本文在上段所述,文化传统、文化特性、文化多样性,是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核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定为各种形式的传统、大众或民间文化。包括口头文化遗产、语言、音乐、舞蹈、宗教仪式、庆典活动、大众或者民间文化、传统医药学、烹调艺术以及与工具和居住环境等有形文化相关的各种特殊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正像有形文化遗产给人类留下的永恒记忆一样。它们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它们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生活。通过语言途径传播的口头传统和哲学、价值观、道德尺度及思考方式,构成一个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些传统转瞬即逝的特性使得它们非常脆弱。这份传统的保持要靠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支持。( 3 )

  抢救与保护口承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十分紧迫的工作。由于口承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脆弱性,面对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濒临失传的危险。要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其加以保护与抢救的

责任编辑:

[1] [2]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