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CPI同比下降1.6% 央行否认遭遇通缩

2009-03-10 12:24:35 作者:admin 星岛环球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评论][去论坛交流]

统计局今日(10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PPI(工业品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5%,2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6%,这是六年以来CPI和PPI同时出现下降。不过央行否认中国进入通缩,只是认为准备金率、利率均有下调空间。

  对于CPI负增长的原因,交通银行研究部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食品价格继续稳步回落,翘尾因素拉低物价2.5个百分点,成为主导2月份CPI大幅度回落的主要原因。

2月各类消费品价格涨跌幅

类 别

同比(涨跌幅)

食品类

肉制品

-8.8%

鲜菜

-9.3%

粮食

+4.4%

油脂

-17.2%

水产品

+3.3%

鲜果

-5.1%

鲜蛋

-2.9%

调味品

+5.4%

烟酒及用品类

+2.0%

衣着类

-2.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2.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3%

交通和通信类

-3.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1.1%

居住类

-2.9%

来源:中国统计局 制表:星岛环球网

 

  而CPI和PPI同时负增长,是否显示中国已经陷入通缩的问题,专家认为,CPI的负增长只在今年的少数月份出现,全年CPI为正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这一方面是由于工业增加值的急剧下滑减少了供给,除非国内外需求继续快速下降,否则供给的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托住CPI;另一方面,如果目前较为宽松的信贷政策持续,也会加大CPI上行的推力。而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也强调,CPI、PPI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不会持续很长。

 

  中国央行的态度也表明,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并没有遭遇通缩,但存在通缩的压力。央行副行长苏宁认为,国内CPI价格的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有效需求减少导致,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间接传导至国内。

 

  而另外一位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也持有相同的观点。易纲说,受包括原油等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以及外需下降造成总需求下降影响,近期中国价格向下的压力是非常明显的,但中国目前与典型的通缩还有很大差别。

 

  易纲指出,典型的通货紧缩需要具备“两个特征”和“一个伴随”。“两个特征”是物价持续下降,以及信贷和货币供应量下降,“一个伴随”是指伴随经济衰退,即GDP负增长。从对多个国家通缩的研究来看,历史数据基本都支持这一判断标准。但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物价在未来个别月份可能在翘尾因素影响下出现负增长,但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经济今年也有望实现8%的增速,因此后两个条件与典型的通缩还相差很远。

 

  不过,央行虽然否认了中国陷入通缩,仍承认未来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央行副行长易纲3月9日在瑞士表示,在环球面临信贷紧缩和通缩压力之际,中国在过去四个月放贷增速处于历史高位,并需要密切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另一位央行副行长苏宁则在北京表示,准备金率、利率均有下调空间。

相关文章

2月CPI同比下降1.6% 央行否认遭遇通缩
" />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焦点图文

热点阅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