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间纺织文化之“黔克曼”

2009-03-09 13:55:05 作者:admin 新华网新疆频道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评论][去论坛交流]

纺线的和田妇女

穿着土布衣服的和田老人

在当今布匹市场如此红火,各种毛料、棉布充斥市场之时,山里人依然要备一件用驼毛编制的土布衣服——“黔克曼(维吾尔语)”,这是一种情结。可以这样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种衣服只有穿在策勒县乌鲁克萨依乡人身上才好看,才合体,才显得那样自信。当今的人们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学会了随机应变,可是乌鲁克萨依人,却是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走进乌鲁克萨依乡克尔村的时候,买买提明的妻子沙依甫汗刚从板兰格草场回来,她每个星期要到草场给买买提明送一次馕和衣服,不管是晴还是阴,都是这样。晴带雨伞,饱带饥粮,有备无患。过了几天,买买提明也回来了,把家里的事处理一下,打个转身就又回草场了……

买买提明已经在山里放了13年羊,每当出门必须要带三样东西,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本地人俗称“出门三件宝”:鞭杆、葫芦、大棉袄。鞭杆是用来专门打头羊的,头羊是一群羊中最为强壮的领队,也是野性十足的羊。草场那么大,羊儿们跑起来不停脚,就要用鞭杆打头羊歇歇脚。

在空旷的草场上,一走就是几个小时,走几十公里是常事。太阳挂在天上,又热又渴,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没有水是不行的。葫芦装水不馊,一葫芦水放个三天五天不会变味。夏天出门也要带上大棉袄,这是因为山里的气候变化无常,有时一日数变,衣服必须随即更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有时早上还是旭日蓝空,过午,说不定就朔风呼啸,一到天黑,就得裹着这件棉袄,钻进地窝子里歇息过夜。不过,这种大棉袄不是一般的棉袄,而是用驼毛捻线织成的土布缝制而成,里面掺了驼绒,既合身又暖和。老乡们把它叫“黔克曼”。

土布也不是一般人能织的,只有像沙依甫汗这样三四十岁以上的妇女,才能静下心来织布。捻毛线、织土布就是山里女孩的女红,每一个女孩都得做这些事,一般牧民学校都很远,在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前,当地很多女孩都很难读完这幸运的九年。所以,只能把闲暇时光放在织土布上面。

看了这纹路疏密有致的驼色土布,不相信这就是用最简易、原始的四根棍织机,一梭一梭织成的,这不但是心灵佳作,更是山里女人永不停息、充满艰辛的指尖旅程!沙依甫汗常为自己拥有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而感到欣慰。撩开时光的帷幕,仿佛又看见了奶奶在沙枣树下织土布的情景。

夏天,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奶奶坐在小木凳上,悠悠地左右投梭,一扬一收,挥洒自如,不疾不徐。如今奶奶早已离开了人世,沙依甫汗成为了村里最好的织布手。过去每逢巴扎天,母亲就要将织好的土布拿到巴扎上去卖,用卖了土布的钱再买回来毛线。等到田里的庄稼都进了仓,就把织布机摆在宽敞的院子里。随着机杼“当、当”的磕碰声,两头尖尖浑身光滑的梭子,便如调皮的鱼儿来回穿梭,没几天一匹布就织好了。

小时候沙依甫汗看母亲织布,开始觉得新鲜有趣,不知道为什么那梭子像长了眼睛,翩飞自如。等自己坐在织机上才知道,那其实是一种既枯燥又辛苦的劳动。可织布的女人像着了魔一般,哪怕有一点时间,也要坐到织布机上去。

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机器织出的布匹充满了市场,很少有人再去织布了,这种老粗布成为只有少数人还会织的绝品。没想到,现在的老土布“黔克曼”身价倍增,已成为人们心中的怀旧情结。“黔克曼”,是几千年来山里人世代沿用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选用纯天然原料是回归自然的绝佳选择,使用100%驼毛和驼绒,不上浆,无污染,纯手工制作而成。它柔软舒适、透气、吸汗、冬暖夏凉,与肌肤的亲和力极强。加上它制作独特,雅观大方,手感厚实,是山里人缝衣制毯的好材料。

“黔克曼”在新疆已有千余年历史。过去,它是有钱人享受的专利,现在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古为今用,如今,依然采用民间手工织布工艺,沿袭了传统老土布的独特风格,是民间传统工艺与自然原料相结合的千年畅想,随着盛世的发展,使这一极美丽的民间传统工艺也得到了继承与发展。“黔克曼”朴实无华、淡泊悠然,抛去了刻意的华丽装饰,是山里牧羊人的最爱。它处处散发着纯朴、简约,但又不失典雅,就像汩汩流淌的田园小诗,给人温暖、令人心旷神怡。

走出克尔村的时候,阳光洒满绿树掩映的村庄,静静的乌鲁克萨依河在流淌着,听着从每一个小院传出的织布声,仿佛是从河底发出的。我在想,希望这种传统工艺像这涓涓细流一样,会一直流传延续下去。

相关文章

新疆民间纺织文化之“黔克曼”
" />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焦点图文

热点阅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