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新疆 简陋的作坊 华美的工艺---和田地毯

2009-03-05 16:11:59 作者:admin 新华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评论][去论坛交流]

“天上有多少云片,和田有多少花毯。”以玉石闻名的和田,也是新疆地毯的故乡。在和田,几乎村村有织毯作坊、人人会织毯工艺。和田人家里地上铺的,墙上挂的,炕上垫的,全是精美的羊毛毯子。和田地毯素以历史悠久、技艺高超而闻名于世,它是新疆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珍品。在和田几个素有“地毯之乡”美誉的乡镇,织地毯成了乡亲们创收的主要来源。

拥有一张真正的和田地毯是我的梦想。看到二道桥店铺里那些精美、昂贵的和田地毯,总感到可望而不可及。要怎样华丽的宫殿才能与它相配?压在它身上的,也该是面纱上扑闪着大眼睛的美人儿吧。谁忍心暴殄天物,让这绝美的艺术品落入凡尘呢。

到维吾尔族朋友家里做客,总能看到地毯的身影。在他们眼里,最值得称赞的不是有哪些高档家具,而是有多少条漂亮的地毯。“我家有一块宝贝地毯,是我妈妈十几岁还没出嫁时候织的。二十多年了,它嘛还是新新的,再放三百年都没有麻达!”和田姑娘阿依古丽自豪地向我炫耀她母亲的手艺。

纯羊毛织成的地毯冬天防潮保暖,夏天清凉舒适,所以维吾尔族人喜欢在家里铺上地毯。地上、床上、院子里;铺毯、挂毯、座垫毯、礼拜垫毯、褥毯……有了地毯才像一个家,买西热甫也要在地毯上跳才能迸发出激情。

传统地毯的图案有“石榴花”式、“云纹”式、“五朵花”式、“巴旦木”式等等。毯面要光滑平整,毯板要挺实,色调要艳丽,图案要美观,满足了这些起码的条件,才能称得上是一块好地毯。

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将丝绸带出了国门,也让西方人领教了和田地毯的魅力。今天,在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的各大博物馆里都收藏着新疆的和田地毯与丝毛混织地毯。他们将和田地毯称为“东方式地毯”。

和田地毯用料考究,织工精细,这里面还有和田羊的功劳。和田羊毛纤维粗细适中,弹力大,拉力强,并且有丝一样的光泽,不掉毛,织出的地毯富有弹性,铺在地上踩过后绒毛能立刻恢复原状,不仅舒适耐用,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在清代,和田的地方官吏向朝廷进贡的贡品中就有地毯,至今故宫博物馆还陈列有和田地毯。

除了当贡品,和田地毯在很久以前就作为高档商品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中原内地。唐代丝绸之路繁盛时,首都长安城里就有专门经营西域地毯的店铺。南宋时,曾在高昌(今吐鲁番)设互市,专门交易丝毯之物。随着新疆地毯的传入,织地毯的工艺也传到了内地。至明代,陕西、山西、河南及江浙等地就能大量生产地毯了。可是被改良后的东西总不比原汁原味的地道,要买地毯,还是新疆的好。

本世纪初,新疆地毯业开始大规模发展。到今天,和田地区有6万多户农民建起了家庭手工作坊,每个乡镇又成了更大一些的集体作坊,最终形成工厂,整个和田地区的地毯产业每年创收3亿多元。

把分散的家庭式手工作坊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手工作坊(地毯厂),但是与家庭作坊比起来,这里设计的图案、技术要求、设备等都是一流的。农忙时节,男人们都下地了,地毯厂里只剩下些女人。冬季农闲的时候,男女都在一起织地毯,大家有说有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在和田县布扎克乡托乎拉村,433户村民,有280户家里都在织地毯。毛线是用自家羊身上的毛捻的,颜色是用当地的土法染上去,虽然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但因为图案单调、密度稀疏,这样织出来的地毯就算不上高档,每条只能卖三四百元,但这也是家庭中一笔可观的收入,让农民多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渠道。

相关文章

神秘的新疆 简陋的作坊 华美的工艺---和田地毯
" />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焦点图文

热点阅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