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跷的爆炸和不明真相的评论 (1)

2008-04-04 01:02:08  作者:黄章晋  来源:维吾尔在线原创
简介:所谓评论,首先在评,评即判断,可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至于论,则是支撑判断的演绎。价值判断不需解释,即根据某一标准判是非,而事实判断,则为是什么或将如何的判断。

  前天,与一些新闻专业的学生交流时,有学生问我,评论,是一针见血但不无偏颇的好,还是理性平稳但不痛不痒的好。老实说,我不太接受这样的二分法。
所谓评论,首先在评,评即判断,可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至于论,则是支撑判断的演绎。价值判断不需解释,即根据某一标准判是非,而事实判断,则为是什么或将如何的判断。
在我看,价值判断较事实判断要容易得多,首先,我怀疑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各种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会像中国一样如此容易做出是非判断,所以,我们看到天 然就是价值判断载体的杂文,以前曾如此兴盛,即使现在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再流行道德良心的有无,评论都改叫时评了,但大略观之,基本都是走价值判断的路 子;其次,中国社会缺乏专门领域的评论分工,再加上中国新闻普遍的语焉不详,光靠这样的报道,要做出事实判断实在太难。
某种程度上,中国的新闻评论多少是一种不明真相的评论,好在,中国社会发生的许多事件,即使我们只看到一半全貌,也不难做出价值判断。所以,在我看,好的评论,完全不在犀利还是含蓄的风格问题,而在是否有专业的事实判断的评论。
譬如3月26日新疆吐鲁番发生的烟花爆炸事件,事发后,新华社和当地媒体连续报道。3月28日《乌鲁木齐在线》最新的报道题为《新疆烟花爆炸致7名警察 1名记者遇难》,报道称:“截至目前已确认死亡人数为24人。而不是此前报道的25人。其中包括7名警察1名记者。事故还造成8人受伤、5人下落不明,9 辆汽车损毁、1辆车受损。”
   看上去,时间(3月26日19时)、地点(吐鲁番市区至七泉湖镇以北3-4公里戈壁滩沟壑内)、事件原因(卸载欲销毁的烟花时发生意外)等诸要素皆俱,甚至报道称已排除恐怖分子所为。但爆炸事件的追踪报道却令人越看糊涂。
我们看到自治区领导、国家安监局以及当地官员指挥善后的介绍,却始终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爆炸物发生了爆炸?现场到底有多少人?准备集中销毁的烟花是多大范围收缴来的?原定的销毁规模有多大?
现场到底是怎样情形,我们只能靠新闻透露的数据和我们的社会常识来猜:
导致如此巨大伤亡的爆炸,肯定集中了极大数量的爆炸物;卸载过程中发生爆炸,说明很多参与销毁的工作人员是不具备爆炸物安全常识的临时人员,所以,这是 一次非常规的销毁行动;现场有6名记者,其中1名电视记者死亡,照常识,这样的报道规模,现场一定有亲自指挥销毁行动的地方重要领导;而且,爆炸物集中到 一定规模才销毁,而非收缴一批销毁一批,应当是在场领导的意志。
我们或可猜测,如果不是这种壮观的大批警察维持现场秩序、记者到场报道的集中销毁,而是常规方式收缴一批销毁一批,这种意外不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也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死者中甚至还有一个孩子。
一定有人关心,指挥销毁行动的这位领导是谁?他(他们)是否与烟花一起被销毁?我想,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吧。
——事故大致情形基本只能猜到这里,所以,我的评论只有一句:这是个蹊跷的爆炸。如果有评论,那也是不明真相的评论。太多时候,我们的评论都是不明真相的评论,譬如陕西华南虎,那么多评论,只告诉了一半事实:老虎不是真的,而且只呼吁官方承认,另一半事实却无人知晓。

也许很多人看过,还是强力推荐一下

              《做人要学贾治邦》

作者:yangyizhqun(疑似)

  当年,杜月笙在上海十六铺码头支摊卖水果时,仅14岁,不过是被称作“水果阿笙”的孤儿。然而, 十几年就成为了上海滩的三大闻人之一、声名显赫的流氓大亨。除了杜天赋异秉,与他找对了组织拜对了师傅有莫大的关系,拜在了“青帮”“通”字辈陈福生的帐 下,并被介绍到已经成名的黄金荣的门下做跟班,这是杜月笙事业的基石,也可以说杜有一块较高的基石垫脚。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入行对卖 什么不吆喝什么是营销的最高境界。杜月笙先生无师自通,他混“流氓”却不以流氓示人,而是四季长衫、文质彬彬,甚至不许他的门徒说粗话。善待手下、接好同 僚、交游三教九流,杨度、章太炎、黎元洪、虞洽卿等各色大佬都成为他的座上客,杜很快就取得与黄金荣平起平坐的地位。抗日军兴,杜倾力支持抗日则是杜月笙 纯良本性的自然流露。

  贾治邦,人生伊始就找对了组织,他1946年11月出生,1962年4月加入组织,仅15岁零5 个月,成为一个正式的少年共产党员。也许自古英雄出少年应验在了贾的身上,在他未满16年的青春岁月里就已经建立了丰功伟业,使得组织破格延纳少年英豪。 也许是贾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大,慧眼识英才,破例吸收。总之,这是违反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的破格之举。1956年,“八大”修改的党章,第一章、第四条规定: “年满18岁的才能被接受为党员”。噶帮脆的一句话,没加尾巴有破格之说。我相信官方资料的真实性,也相信贾治邦少年党员的真实性,可见,贾人生第一个老 大对贾的青眼有加到了翻白眼的程度,不惜违反党章来吸收一个少先队员为正式党员。

  贾治邦在入党三年五个月后于1965年9月参加工作,任陕西省志丹县委宣传部干事,1967年3 月调 陕西省延安无线电总厂,从生产科干事、宣传科副科长,厂办公室主任,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厂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副厂长。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一年一个台阶的稳步攀登,就连“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也未能迟滞贾攀登的步伐。至1981年6月调西安升为陕西省电子工业厅物资计划处副处长,中共陕西省顾 问委员会办公厅经济研究处副处长。1993年5月,以延安地委副书记的职位出任陕西省省委常委。一般而言,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出任省委常委比较平常,在省 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的市委书记担任省委常委的也有。但地委副书记挂省委常委就稀罕了。贾治邦以地委副书记担任省委常委,已显示出相当的上升空间。 1994年1月,出任陕西省副省长。正式进入了高级领导干部的行列。这一年,贾治邦不满48岁。

  一个没有家庭背景、没有过硬学历的放羊娃,能够走到这一步,着实不易。其间只要有一个下级捣乱、同僚排挤或上级不赏识,都会受到影响,放慢晋升的脚步。贾履险如夷,可看出贾在平衡、处理各级人事关系的过人能力。

  2002年10月,刚任代省长五个月的贾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拿着记者为采访所准备的工具颇有 感触地说:“这是放羊的鞭子,我过去就使用过。这是放羊的铲子,实际上我们小时候都用过这东西。”“我这人出身非常低微,小时侯没上学之前,解放初,我3 、4岁,那时候一年四季都不洗脸。我父亲在外面打仗,我妈妈带着我到处躲白军,缝一个烂皮袄穿上,有鼻涕就这样一擦,没水呀”。

  贾说小时候穷应该是真的,说父亲在外面打仗,应该是告诉我们他还是有背景的。但贾的记忆肯定不准 确,他1946年出生,3、4岁时就是1949年和1950年,他的家乡吴旗在1948年就已经光复,何至于要“到处躲白军”。1948年4月22日,新 华社陕北电,人民解放军光复民主圣地延安,引起了南京反革命阵营的莫大震惊。美联社亦承认延安的放弃画出了国民党在中国西北全盘形势的严重性,并说:“共 产党所光复的地方比过去他们在陕西的根据地还要大。”过去的根据地包括了吴旗,比原来根据地大更包括了吴旗,贾治邦不会特意跑到敌占区去躲白军吧。贾尽管 学历是大学,但是在担任处级干部时读的函授。

  我们学习贾治邦,有一样我们没法学,就是贾出生于陕北的身份。在中国政坛上,隐隐约约有个“陕北 帮”的称谓,在当然的老大高岗饶漱石被清算后,其他大佬如刘澜涛、习仲勋、贾拓夫、马文瑞等并没受到牵连。“陕北帮”中没有顶尖高手参与华山论剑,所以一 流高手保存较多,显得人多势众。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个小山村,就出了四位白姓省委书记白栋才、白如冰、白智民和白纪年。陕北帮老乡观念重,互相提携,成 为中国政坛一只不可忽视的队伍。1965年,胡耀邦出任陕西省委书记,轻视了这点,被刘澜涛整得差点没

责任编辑:

[1] [2]
关于 的文章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