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禅窟的历史变迁 (1)

2007-09-07 18:02:27  作者:王书庆 杨富学  来源:杨富学
简介: 内容提要 莫高窟是敦煌著名的“三禅窟”之一,长期为当地僧众修禅打坐的理想场所。早期的禅窟多位于莫高窟南区的中部,隋唐时期,由于功德窟的大规模修建,莫高窟的开窟活动进入高潮,影响了禅僧的修习,于是,人们便把禅窟转移到相对比较安寂的莫高窟北区。自隋唐至宋元,莫高窟禅窟的兴建都集中于北区,使那里成为专供禅僧们生活和修行打坐的地方。在北区现存的二百四十八个洞窟中,有八十九个可确定为禅窟,还有一些尚待确定,除此之外的其他石窟,也都可视作禅僧在北区坐禅修行的配套设施。


内容提要 莫高窟是敦煌著名的“三禅窟”之一,长期为当地僧众修禅打坐的理想场所。早期的禅窟多位于莫高窟南区的中部,隋唐时期,由于功德窟的大规模修建,莫高窟的开窟活动进入高潮,影响了禅僧的修习,于是,人们便把禅窟转移到相对比较安寂的莫高窟北区。自隋唐至宋元,莫高窟禅窟的兴建都集中于北区,使那里成为专供禅僧们生活和修行打坐的地方。在北区现存的二百四十八个洞窟中,有八十九个可确定为禅窟,还有一些尚待确定,除此之外的其他石窟,也都可视作禅僧在北区坐禅修行的配套设施。
关键词 敦煌 莫高窟 佛教 禅宗 考古

敦煌文献在记载晚唐五代宋初敦煌佛教团体时,多次提到敦煌的“十六寺”和“三禅窟”。如S. 1947V文书即称:“敦煌管内十六寺及三所禅窟。”该文书写于唐咸通四年(863),系归义军节度使与教团方面共同就敦煌佛教教团财产进行调查登记而作成的。
所谓十六寺者,是敦煌境内的五所尼寺(大乘寺、普光寺、灵修寺、安国寺、圣光寺)和十一所僧寺(龙兴寺、永安寺、大云寺、灵图寺、开元寺、乾元寺、报恩寺、金光明寺、莲台寺、净土寺和三界寺)的统称, 均为地面建筑,多集中在沙州城及其周围。与之对应的“三禅窟”,指的则是晚唐至北宋时期河西释门都僧统管辖下的瓜沙二州境内的三所佛教石窟,亦即沙州敦煌县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西窟)和瓜州常乐县(今甘肃安西县南)境内的榆林窟(东窟)。当时,河西都僧统司下设三窟教授之职,管辖三窟修禅事宜。此外,与禅窟、禅僧有关的称呼还有“三窟教主”、“三窟院主”、“检校三窟”、“知三窟”、“住窟禅师”、“窟禅”、“住窟禅僧”等。
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作为敦煌僧人禅修胜地,学界论及者已多, 兹不复赘。这里仅就敦煌莫高窟禅窟的历史变迁问题略作述论。
禅修,一般来说需要比较寂静的地点。没有一个寂静的住处,众生无始以来的散乱心就很难调柔静定。众生是俱有我执和我所执的,寂静、无为、安乐就可对治我所执着障。寂静即法无我空,无为即无相空,安乐即无取舍的无愿空。由空、无相、无愿就可以对治我执着相。《大智度论》卷十七云:

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众务,令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以禅定力,故服智慧药,得神通力,还在众生。或父母妻子,或师徒宗长,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种种语言,方便开导。

常人看来,禅僧似乎不顾及他人,而是只管自己,实则不然。禅僧是要通过禅修,参透佛理,得如来智慧之后,才能方便开导广大众生,从而走共同解脱之路。他们参禅的寂静处,在佛教经论典籍中被称为阿练若或阿兰若,汉文译为寂静、无诤声、空闲处等,一般来说,距城镇或居民点大约四十里开外处是比较适宜的地点,这样生活上不致于特别困难,同时又避开了世俗诸多烦喧,有利于禅僧的修习定性。莫高窟地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宕泉河从中缓缓流过,地距敦煌市五十里,距较近的农村乡里也有四十里,四处戈壁漫漫,上无飞鸟,下少人烟,非常安静,而且在窟中习禅,冬暖夏凉,以此之故,敦煌莫高窟一带理所当然地成了当地僧人习禅修行的理想场所。
莫高窟开凿于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根据洞窟的分布情况,可分为南北二区。在南区中,隋以前的洞窟有三十六个,其主要作用在于供僧人修禅;在隋以后主要为家窟、功德窟,现有洞窟编号多集中在南区,上下相接,左右比邻,最密集处可达五层。在北区,除个别洞窟衔接南区洞窟的编号外,大多洞窟原无编号,只是近期为清理之便才予以编号。北区是唐宋以后敦煌禅僧们居窟修禅或居住生活的集中区。
莫高窟的创建肇始于禅僧的开窟活动,敦煌写本P. 2551《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载:

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366),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常)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险,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

关于乐僔其人,文献中没有更详尽的记载,不知为何方大师,从“执心恬静,尝(常)杖锡林野”一语看,显系禅僧在寻找寂静住处。因看中了鸣沙山与三危山交界的地方,故而在此地开凿了第一所禅窟。步乐僔禅师之踵,法良禅师亦于乐僔师的窟侧开凿石窟用来打坐修禅。那么,乐僔与法良所开二窟安在呢?由于证据不足,目前还难以确定。从现存窟龛看,267、268、269、270、271这一组窟龛时代最早,被定为北凉时期。这一组窟龛本来是一个,以268窟为主窟,南北两壁各附两个小龛,编号为267、270(南壁)和269、271(北壁)。这四个小龛面积“才容膝头”, 是禅室无疑。值得注意的是,从270窟暴露出来的层位关系看,这一组窟龛经过了两次重修,现存第一层是隋画千佛(268窟西壁未重画),第二层是北凉时期画的金刚力士和飞天等,与268窟西壁下的供养人属于同层。在北凉画下还有一层白色粉壁,什么也没有画。这就证明这一组窟龛在北凉以前没有壁画,专属禅僧坐禅苦修所用,有可能就是所谓的乐僔或法良窟。
除这组北凉窟外,时代较早的还有272和275窟,亦当为北凉统治敦煌时期所建,大致开凿于420年左右,时距乐僔开窟的建元二年(366)不足百年。由于早期洞窟少,时间跨度短,故而被笼统地归入北朝石窟。其中,272和267窟在崖面的同一平面上,南北相连,也有可能为乐僔或法良窟。
莫高窟中的北朝石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其中,第一期相当于北凉统治敦煌时期,即公元420年到442年左右,典型洞窟有268、272、275窟;第二期相当于北魏中期,大约在公元465至 500年左右,有259、254、251、257、263、260、487和265窟;第三期相当于东阳王元荣一家统治敦煌时期,即北魏寿昌元年以前到西魏大统十一年(525年以后到至545年)前后,有437、435、431、248、249、288、286、247、246诸窟;第四期相当于西魏大统十一年至隋开皇四年,即公元545年至584年,洞窟有432、461、438、439、440、441、428、430、290、442、294、296、297、299、301窟。至于北朝敦煌禅僧坐禅的观法,学界已有详论, 这里从略。
莫高窟自366年开始兴建至北朝石窟第二期结束(500年左右),约一百五十年,共开凿禅窟十一个,平均十四年左右新建一个禅窟,这样的建窟速度是慢了点,但从现有有洞窟题记看,差不多都是僧人自筹自建的,基本没有社会力量参与,其作用都是供禅僧在窟中修习禅定所用。“禅定”一词,在经论里,由于翻译者不同,加上时代与译语的差异,有时又为了说明诸佛菩萨的所得所证不同,来自梵语故而有许多译法,如定慧、寂静、寂照、明净等。确切地说就是止观。“止”是专注一境,即制止精神的散乱而使之澄清,“观”是思维修,观察一切所缘境,运用正智慧观察思维现身所处的所缘境。在北朝一、二期的十一个禅窟中,龛中主塑交脚弥勒的禅窟分别为第268、275、254窟。关于此三窟的主尊到底是弥勒还是释迦,前贤有所争论,但从禅学角度讲,应该认定为弥勒菩萨。其余各窟主尊均塑倚坐释迦牟尼像。主尊为交脚弥勒的洞窟在北朝二期以后就十分罕见了。
为什么在北朝一、二期禅窟中的主尊塑交脚弥勒呢?这与早期纯正质朴的禅风有关。《禅秘要法经》卷下云:“佛告阿难,若有四众,修系念法……命终之后,必定得坐兜率陀天……于未来世,值遇弥勒,龙华初会,必先闻法,得证解脱。”《付法藏因缘传》卷六亦称:“尔时罗汉即入三昧,深谛思维,不能解了,便以神力分身,飞往兜率陀天,至弥勒所,具宣上事,请所决疑。”《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则曰:“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往,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慈氏即弥勒的异名,由于自性慈悲,得慈心三昧,故名慈氏。在北朝石窟中,一、二期当属敦煌禅僧们居窟修禅的质朴纯正时期,未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到三、四期时,这种情况已悄然有所变化,即由原来真正僧人修禅的石窟朝着家族窟、僧俗共建功德窟的形式转化。这一转化促发了莫高窟的营建速度逐步加快,从而不经意地打破了莫高窟的宁静。这一转化也使莫高窟的佛教艺术逐渐由萌芽转向成熟,进而于隋唐间达到高潮。从公元500年前后至

责任编辑:

[1] [2] [3]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