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作家阿拉提•阿斯木小说在沪引发关注

时间:2012/06/18 栏目:新疆新闻 编辑:admin 字体:

新华网上海6月17日电(记者 孙丽萍)在新疆的民间传说中,世上有一种鸟叫渴望鸟,它渴望爱情和自由,能够看到夜间盛开的玫瑰花。新疆维吾尔族作家阿拉提·阿斯木小说集《蝴蝶时代》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这位用维吾尔语和汉语进行双语写作的作家,正如一只羽色斑斓的“渴望鸟”飞进汉语文坛,引起强烈关注。

在新疆文坛,以汉语进行创作的维吾尔族作家不多,阿拉提·阿斯木是其中翘楚。他的个人经历也很丰富,曾当过知青、印刷厂工人、报社记者、市委副书记,现任新疆文联副主席、新疆作协副主席。

2011年7月,《上海文学》以增刊形式推出新疆作家专号,刊登阿拉提·阿斯木的中篇小说《玛穆提》,引起很大反响。随后推出其另外两则短篇《最后的男人》《永远与永远》也备受好评。

此番以《蝴蝶时代》为题,阿拉提·阿斯木再次将汉语小说结集出版,包括四个短篇、两个中篇和一部略短的长篇小说。尽管体量并不巨大,但新疆作家以维、汉双语写作的独特文化价值引起上海文学界的瞩目。

上海文学评论界人士认为,阿拉提·阿斯木等新疆作家以双语写作,给汉语文学带来了少数民族豪迈的生命气息、浓郁的新疆地域文化以及失落的诗歌传统,也有助于构建起体系更完整、宏大的中国文学。

“新疆文学正在把豪迈的风吹到上海。”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赵丽宏说,阿拉提·阿斯木的小说令人感受到,新疆的文学在中国文学中是非常特殊的一部分,有自己的风格,有与众不同的气势。新疆维吾尔族文学中有很多色彩,是汉族作家作品中没有的。

复旦大学教授、知名文学评论家郜元宝用“交响乐”来比喻阿拉提小说语言的“音乐性”。他还指出,从表面上看阿拉提写人的欲望,写得非常赤裸,非常直率,但绝非简单带领读者去“窥探”欲望世界,由此联想到当下汉语写作往往背负着道德伦理的沉重枷锁,急于阐释意义,一谈到灵魂就很沉重,不妨从少数民族文学中感染一些飞扬的生命气息。

面对上海文学界的关注和肯定,阿拉提·阿斯木以行云流水般的长诗表示感谢。他说:“这是小说最迫切的时代,在它丰富的气体下,诞生了人间万象、人性百态。这些细节牢牢抓住了我们的欲望。”“小说是天下各个民族共同的艺术。”

新疆知名评论家吴孝成指出,包括阿拉提·阿斯木在内,新疆新生代作家正在文学道路上寻找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风味,挖掘既是时代的、又是民族的文学魅力。

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孙颙则“大胆”预言:从近年来新疆文学界新人辈出的状态,可以看到新疆文学的生机和希望。新疆文学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引人入胜。继藏族作家阿来震撼汉语文坛之后,从新疆文坛迄今创作出两百多部长篇小说的“生产”之中,有可能会出现影响整个中国文学的作品。

作者:孙丽萍 来源:新华网

附:

阿拉提•阿斯木(1958~),维吾尔族。新疆于田人。大学学历。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1985年伊犁财贸学校毕业,1987年中央民族学院毕业,2002年新疆大学汉语言文学翻译专业班毕业。1976年下乡插队,197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伊犁日报社、伊犁州党委宣传部、奎屯市委、伊犁州文联工作。现任伊犁州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新疆作协副主席,自治区文联委员。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用维吾尔、汉文写作。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有中篇小说集三部,短篇小说集两部,长篇小说《不要哭 朋友》、《最后的贵族》、《陌生的阴影》、《飘荡的情感》、《喝生奶的人们》、《古丽拉莱》、《爱的诉说》、《大地哺育男人成长》等八部。《生活万岁》、《醒来的和睡着的》、《和维吾尔人在一起的王蒙》等作品先后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市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等奖项。

声明: 本文由( admin )整理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archives/3466

新疆维吾尔族作家阿拉提•阿斯木小说在沪引发关注: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论坛新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