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莱斯”绸赴京参展 保护与开发迫在眉睫

时间:2014/01/06 栏目:文化教育 编辑:admin 字体:

【维吾尔在线讯】近日,维吾尔“艾德莱斯”绸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丝绸的回忆”特展呈现其独特的色彩魅力与制作技艺。据悉,目前“艾德莱斯”丝绸的传统制作技术与现代供求市场正以不可估量的速度急剧消亡、缩小,“艾德莱斯”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保护与开发迫在眉睫。

“艾德莱斯”绸,维吾尔语意为“扎染”绸,是维吾尔族手工艺品种的一朵奇葩,为维吾尔民族生活增添不少时尚元素,是代代相传的从养蚕、缫丝、织染、以及手工制作最后形成的精品,是天山南北绿洲最美丽的尤物之一。和田是主要蚕桑区,维吾尔人养蚕、缫丝、织绸历史悠久。艾德莱斯绸的原料主要来自当地丰富的蚕桑资源,蚕丝弹性好,拉力强,富有光泽,着色性能好,织成丝绸后,轻薄而柔和,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尤其适于夏装。其图案层次分明,具有浓郁的维吾尔特色,将善于歌舞、手工艺创造极富艺术风韵的特点集中于尺幅之中,深受维吾尔族和新疆各族女性的喜爱。每逢节庆日,维吾尔族妇女都会穿上用这种丝绸缝制的裙装,成为维吾尔民族风情独具的景观。

肉孜巴克·麦提图尔荪(Rozibaqi Mettursun) ,是和田地区洛浦县布亚塔什克尔克恰尔巴格村人,是官方指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初,他应邀赴京参加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丝绸回忆”特展,用特制小型木制织布机现场演示“艾德莱斯”绸独特制作技艺,也吸引到不少参观者的光顾。

图片:肉孜巴克·麦提图尔荪在国图展会现场演示

图片:“艾德莱斯”绸

肉孜巴克·麦提图尔荪称,“现在来讲织布不是最棘手的问题,因为一切都用电动机械,效率大有提高,但是染色这一块儿可能有点麻烦,我们是根据图案先染线然后再编织成品,这工艺与其他的有很大的区别。”

一位参观者与带队的洛浦县文体局一女士交流时称,对染色方式感到很诧异,确实很特别,很好看,但是颜色有点复杂,感觉有点绚丽张扬,不敢穿出去,还是适合节庆日的特殊打扮。

当参观者问及到丝绸图案是怎么来的,有没有模板时,肉孜巴克·麦提图尔荪表示,这没有模板,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将脑子里的图案染上去就行,只要好看就行,图案的设计不考虑布料的用途。

据洛浦县带队女士表示:“虽说‘艾德莱斯’绸享誉全中国,但是“艾德莱斯”绸的消费对象也仅仅是维吾尔妇女,甚至可能疆内很多汉人都不晓得‘艾德莱斯’这个词,或许见过舞台上有人穿着它跳舞。”

前来参观的一位维吾尔大学生向带队女士提出建议称,“艾德莱斯”绸图案设计、织布方式非常单一,这是个艺术品,加强提高专业设计技能,设计出不同群体都能接受的不同的“艾德莱斯”绸。

国家图书馆展会上展出的花帽为“艾德莱斯”绸面料,面料图案在花帽上的呈现没有任何讲究,据称是随机剪裁制作,远看确实很吸引眼球,是因为“艾德莱斯”绸颜色丰富,而近看图案在花帽上是很混乱的。

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下,“艾德莱斯”绸的发展是令人堪忧的,维吾尔族“艾德莱斯”产业的发展将面临着莫大的考验,从事相关产业的家庭也将因此受挫。我们在网络上搜集相关信息,很难找到一个较完整的相关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就寥寥无几了。“艾德莱斯”绸更多的出现在舞台上、人大会议上、有些论坛博客上的简单讨论及有些从文化的角度吹捧“艾德莱斯”绸的文章与报道。

“艾德莱斯”绸,经历千年的发展,已不仅仅是一种织物,而是一种承载厚重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艺术,是需要吹捧、宣传,但是从现实来讲有些外界赋予它的“荣誉”是子虚乌有的。至今“艾德莱斯”绸还没有相应的研究机构,没有一个专门研发设计、开发市场的专业团队。

在推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能保护开发新疆的人文资源,提高当地艺术审美力和设计能力,达到生产者、使用者、经营者、设计者、研究者的共同受益的目的。如,丝绸原料的生产可以推动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桑树种植、推动养蚕业;绸料加工可以促进传统手工业的革新,在传承优秀手工技术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机器加工工艺,提高产量也就提高了制造者的收入及生活水平;“艾德莱斯”特殊的旅游产品性质也可以为经营者带来较高利润等等

从研究“艾德莱斯”的物质基础出发,结合其产生的历史文化环境、其正在发展和改变的工艺技术、其正在完善和充盈的人文底蕴,在综合现代新审美观的同时将这种特殊的地方文化艺术引荐给更广阔的市场,为更广的大众服务。所以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让他们从服装设计的视角出发,根据不同类型的服饰设计需要及客户的需求,对“艾德莱斯”绸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并在当地设计制作与现代元素自然融合的、符合客户需求的服装,进一步扩大市场,从而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声明: 本文由( admin )整理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archives/2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