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大刀阔斧 有自己的思路

时间:2013/11/16 栏目:看中国 编辑:admin 字体:

来源:BBC中文网

习近平 大刀阔斧  有自己的思路

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上(12/11/2013)

习近平宣布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国未来政治经济改革走向受到关注。

习近平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已经一年过去,一年来他的政策得失几何?中国观察人士做出分析。

习近平和李克强成立中国的新领导班子的过去一年来,频频出台各种政策,但外界对其政策方针、战略意图等从不同角度有不同解读。

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一年来习近平已经显示了大刀阔斧、有所作为的风格。

曾长期担任香港《南华早报》驻北京分社社长、现为该报资深编辑的黄忠清表示,习近平和他的前两任江泽民、胡锦涛担任总书记一年比较起来,让外界感到他在作风上明显要更雷厉风行:一上台从内政到外交即有密集的政策和措施,不停在走,在做。但似乎经济和政治并不同步。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和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也认为习近平和他的前任比,上台一年施政“可圈可点”。集党政军大权,在外交内政上均有建树。三中全会公报虽然在很多方面还语焉不详,但点明了今后改革发展方向:司法独立、公平竞争、市场主导、精简机构、国企税务等等。

  “左灯右转”

黄忠清说,国际国内一年以来对习近平的很多动作和发出的政策讯息印象却感到矛盾和困惑。在经济改革方面,比如说包括刚刚结束的三中全会,习近平还是进行着实际性的改革和进步。

黄忠清表示,在政治方面,却搬出毛泽东时代的一些“左”的做法,很多人认为他在倒退,比过去的领导人更左,打压更厉害,更加集权。

黄靖则认为,中国的改革必须是“新法未立,旧法不除。”习近平的改革成功,必须有两个条件:现在政府的合法性和现行制度的有效性。因此这就形成经济上的开放和政治上的集权。

黄靖说,看待习近平政治集权应该一分为二。举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为例,中国已经逐渐演变成世界性大国,习近平对外需要政策协调统一;对内要解决胡温十年积压的大量社会矛盾。因此上述被外界人士批评为集权和压制的措施,还需要继续观察其效果,但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为了加强他的权威,保证“深水区”改革触动利益集团的必要手段。

黄靖说,不能光听口号,过去邓小平也喊四项基本原则的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更向左转,而是更开放。

  “有思路”

黄忠清说,很多人认为习近平“政左经右”,这是一方面的解释。但习近平有自己的思路。

黄忠清说,习近平自己总结30年来中国经济的成功“对制度、理论和道路更加自信”。他可能试图找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一条所谓中国特色的政制专制、经济发展的道路。但事实上,理论上或者科学上,这是没有先例的。

他指出,如果习坚持政治专制、不尊重法治的制度,同时搞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没有成功先例。

黄忠清说,李克强自从上台以来,中国政府明确一致地在进行经济改革, “政左经右”这种方式好像和李克强政府大幅经济改革有点不配调。习近平的道路是当今世界上没有的一条路。对他做出评价现在为时尚早,仍需要继续观察。但是这种一党专政下的“政左经右”可能会导致政策矛盾,结果不佳。

黄靖赞同习近平有思路的说法。但他强调说,中国过去没有沿袭外国的变革制度,即使是中国革命走的路也和马列苏联革命理论不一样。现在习近平的政策没有前例可循。

黄靖认为,社会多元化和民主化,首先是从执政党内部开始的,日本、韩国、台湾等等都是如此。从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看,形势比人强,不论领导人可能说出什么政治言论,实际上社会更加多元,经济更加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在司法独立、社会公正方面取得重大进步。

他强调认为,中国改革不是革命,不是打破一切现存制度。而中国改革开放最危险的不是慢性,而是过快失控,由此带来的灾难不仅是对中国国内的,也会造成国际灾难。  (撰稿:立行)

声明: 本文由( admin )整理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archives/2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