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塔塔尔教育家的日记与维吾尔现代教育

时间:2013/06/03 栏目:文化教育 编辑:admin 字体:

古兰丹•阿比斯台的日记与维吾尔现代教育的新篇章

作者:Qutlan      译者:维吾尔在线

古兰丹•阿比斯台,从1919年至1922年在吐鲁番阿斯塔纳的“麦科苏迪亚”学校开办女子班级,培养了一批有知识的母亲。(来源:Qutlan)

从19世纪末起,克里米亚塔塔尔人和喀山塔塔尔人兴起了革新运动。这在穆斯林世界,尤其是在正在探索自己未来的突厥民族中掀起一场革新的浪潮。

当时,开展新式现代教育、筑起民族权利和国家主义的基础以及建立民族和伊斯兰教思想体系成为革新运动最重要的主张。司马义•伽斯皮拉力(Isma'il Ghaspirali)提出的“语言、意见和行动要统一”的口号重新将从克里木到塔里木河流域的广阔区域中的突厥民族连接在了一起。

就在这样历史条件下,穆黑迪(Muhitlar)家族于1909年在吐鲁番阿斯塔纳建立了首所“新式学校”(Usuli-jedit)。喀山大学的年轻教师哈伊代•萨伊拉尼(Heyder Sayrani)应麦赫苏迪•穆伊迪(Mexsut Muhiti)的邀请来到吐鲁番,成为这所学校的首批教师中的一位。1919年十月,心怀大志的一对塔塔尔族教育家应穆黑迪家族邀请来到阿斯塔纳乡。就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并在塔城开办“新式学校”而振兴了新式教育的穆黑布拉(Muhibulla)先生和他的妻子古兰丹(Gülendem)夫人在伊迪库特之域再次点燃了1909年开始的维吾尔新型教育之火。

在吐鲁番阿斯塔纳的3年期,穆黑布拉先生和古兰丹•阿比斯台(Gülendem Abistey)培养了上百名维吾尔儿童,向他们传授了科学知识。尤其要提到的是,古兰丹•阿比斯台首次开办女子班级,培养了数批女生,在伊迪库特之域为维吾尔女子教育奠定了基础。

在吐鲁番阿斯塔纳从教期间的几年时间里,古兰丹•阿比斯台女士一直坚持写日记。1922年,她的丈夫穆黑布拉先生突然患病在吐鲁番去世。1922年6月,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古兰丹•阿比斯台在穆黑迪家族的帮助下回到塔城的亲戚身边。回到塔城后,古兰丹•阿比斯台女士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并在1923年建立了第一所女子学校。从此以后,她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业的,并在塔城20世纪30~40年代的民族教育和文化生活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后来,维吾尔人高度赞扬她的工作,称她为“维吾尔新式教育之母”。

 1919年,古兰丹•阿比斯台女士在吐鲁番写的日记中的一页。(来源:Qutlan)

1955年,古兰丹•阿比斯台女士移居苏联并在哈萨克斯坦一个叫吾里加尔(Ulijar)的地方定居。古兰丹•阿比斯台女士于1973年去世,享年84岁。古兰丹•阿比斯台女士将自己在维吾尔区长达半世纪的生活和工作记录在了三本日记里。其中,第三本记录的是她从1919年至1922年期间在吐鲁番的生活经历。20世纪80年代初,古兰丹•阿比斯台女士的儿子法提赫(Fatih)将母亲亲笔书写的日记带到了乌鲁木齐,并交给了新疆大学教授、塔塔尔知识分子扎里夫•多拉提(Zarif Dolat)。2009年扎里夫先生去世时,这笔日记被交到资深语言学家伊布拉伊木•穆特伊(Ibrahim Mut'iy)手里。伊布拉伊木•穆特伊去世后,其女哈丽达女士将其转写为维吾尔文。2010年,在亚力坤•如孜(Yalqun Rozi)的建议下,知识分子尤努斯•伊利亚斯•伊迪库特勒(Yunus Ilyas Idiqutluq)重新编辑出版了古兰丹•阿比斯台女士的日记,这段记录最终在《吐鲁番》杂志2012年的期刊中与读者见面。

这本日记直接反映了著名教育家古兰丹•阿比斯台女士在吐鲁番的生活,在了解20世纪初维吾尔新式教育——尤其是维吾尔女子教育——的产生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中文为维吾尔在线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 本文由( admin )整理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archives/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