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维吾尔族群的跨国过程及其分布和动因

时间:2013/03/26 栏目:文献与数据 编辑:admin 字体:

作者:艾买提, 冯瑞

一、新疆维吾尔族群的跨国过程

维吾尔族是我国的世居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大多聚居在天山南北的各个绿洲, 有少数分布聚居于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县, 也有少部分人散居于北京市、兰州市和(酒泉地区) 阿克塞县等地。

“维吾尔”是本族的自称, 一般认为含有“‘联合’、‘协助’或‘归依者’”的意思[1 ]4。我们将其境外部分称之为跨国族群, 按现在学术界一般公认的看法:“国界变动往往把同一民族划分到不同国度, 成为跨界而居的跨界民族, 其中有的还可能继续流动;另外, 也由于政治原因或经济原因, 民族的一部分经迁徙相对聚居到另一国度, 而与同源民族跨居不同国家, 形成跨国民族和跨国族群或跨国移民集团。”[2 ]19 世纪中叶以后是维吾尔族人较大规模境外迁移的时期, 当时正值中国社会动乱,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加深, 农村自然经济体系日渐解体, 特别是西方列强和俄国势力的介入, 使得维吾尔族的境外迁徙活动变得频繁, 而中外边界的划分导致了更多的维吾尔人成为跨国族群。从新疆的情形来看, 维吾尔族较大规模的迁徙从10 世纪末继续到20 世纪的60 年代, 其迁徙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

1. 10 世纪至17 世纪前往西亚各国经商、求学和从事宗教活动的维吾尔人。早在喀喇汗朝时代(10 世纪末到13 世纪初) , 由于王朝的政治和军事胜利,把中亚和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辽阔的疆域囊括在统一的喀喇汗政权下, 为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较稳定的市场及和平环境。据《旧唐书·西域传》记述: 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 设有专售丝织品、瓷器、茶叶、蚕丝等中国商品的“巴扎尔”[3 ]43248。仅从喀喇汗朝大量铸造的金属货币散见于天山南北、伊朗高原、伏尔加河流域、里海沿岸乃至遥远的尼罗河畔的事实, 就可反映当时商业活动的盛况以及喀喇汗王朝商人的足迹。在跨国文化交流方面, 维吾尔族杰出的语言学家麻赫穆德·喀什 噶里, 走遍突厥语诸地, 对突厥语做了细致的调查,详细记载了他们的居住地区、历史沿革、语言差异等, 花费15 年时间约于1074 年用阿拉伯语在巴格达完成了他举世闻名的巨著《突厥语大辞典》, 并在伊拉克度过了自己的晚年[4 ]。1281 年回鹘景教徒勒本·马可斯(RabbanM arco s) 被任命为驻地在巴格达的景教教会的总主教。他的亲密朋友, 景教徒勒本·扫马(Rabban Cauma) 被波斯“伊尔汗”亚尔浑任命为出使欧洲的重要使臣, 作为蒙古人的使节, 他访问了君士坦丁堡皇帝、罗马教皇、法兰西和英格兰国王[1 ]101。到了15 世纪, 喀什噶尔著名学者穆罕默德· 比尼·热西提·艾力, 为了文化交流出走西亚, 他在沙特阿拉伯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修改了依迪克·那尔写的《艾力那海颜》、卡孜·里牙孜写的《东方亮》以及海力比库安、依明尼艾力四位当时阿拉伯著名学者所著的四本书, 于1466 年逝世于麦加。到20 世纪末, 因到沙特朝觐、经商、求学而滞留该国的维吾尔人已发展到16 万人之多[5 ]8211。总的来讲, 这一时期维吾尔族跨国迁徙是以经商、探求学问以及以宗教为诱因, 迁徙的方式也比较自然平和。

2. 18 世纪后半叶至19 世纪上半叶被大小和卓及其后裔胁迫前往费尔干纳的维吾尔人。费尔干纳谷地, 为天山的山间凹地,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

谷地有列宁纳巴德、费尔干纳、浩罕、安集延、纳曼干、奥什等城市。这一地区东部与我国新疆南部喀什噶尔等地接壤。现今居住在中亚费尔干纳地区的维吾尔人大都是1758 年大小和卓之乱、1820 年至1826年的张格尔之乱、1847 年的“七和卓之乱”和1857 年的“倭里罕之乱”之际迁移过去的。他们的迁徙与和卓家族有密切的关系, 而且每次事件都是外国势力直接插手、操纵和利用和卓及其后裔挑起的。1847年浩罕侵略者挑动的“七和卓之乱”, 仅“喀什噶尔和英吉沙尔两处受和卓胁迫前往浩罕的就有三万七千余人”, 另外, 1857 年的“倭里罕之乱”又有“一万五千余人被裹胁逃往浩罕”[6 ]38, 47。至19 世纪50 年代后半期, 仅流徙到浩罕的新疆喀什噶尔人就有8. 5万[7 ]43。即约在百年之间, 大小和卓及其后裔的多次叛乱至少有8. 5~ 16 万维吾尔人逃往浩罕国(主要是当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费尔干纳) [8 ]1218。

3. 被阿古柏残部及白彦虎残部裹胁迁入中亚的维吾尔人。1877 年9 月, 清军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击败阿古柏。阿古柏死,“..于是, 在伯克胡里和阿奇木汗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阿奇木汗被‘敌人数量上的压倒优势’所击败, 他于是带着一千名的步兵逃往俄国领土”[9 ]。1877 年12 月17 日, 清军攻克南疆重镇喀什噶尔, 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胁迫数百维吾尔人逃往俄国[10 ]41。据史料记载, 还有一部分维吾尔人被白彦虎裹胁入俄境。光绪三年十月(即公历1877 年12 月)“白彦虎自喀喇沙尔窜渡开都河两岸, 缠回均被该逆迫胁随行”[7 ]46。仅从史料来看, 阿古柏残部和被其残部裹胁迁居国外的就有两千人左右。实际上, 当时外逃的人肯定不止这些。阿古柏侵占新疆直至其完全灭亡, 新疆南疆历经十几年战乱。

战乱期间, 有多少平民百姓为躲避战乱或因战乱造成的危害而迁居国外, 我们不得而知。另外, 阿古柏外逃的残兵败将之家属以及支持者, 是否为避免牵连而逃往国外? 我们也无从得知。

4. 1850- 1884 年以来, 被沙俄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掳掠而去的维吾尔人。俄国与清政府1851 年的《中俄伊塔通商章程》、1860 年的《中俄北京条约》、1864 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1881 年的《中俄伊犁条约》等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割占了我国领土50 多万平方公里, 迫使我国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的边民流徙俄境[11 ]。如1850- 1854 年, 沙俄吞噬了原属中国伊犁河南岸的领土, 建立了维尔内镇(今阿拉木图市) ; 1867 年吞并了七河流域, 建立了以维尔内为中心的谢米列契省(汉译: 七河省) ; 1881 年《中俄 伊犁条约》签订到1884 年, 按照“人随地归”和“ 随地归牧”[7 ]60之规定及其沙俄的胁迫, 约有10 多万[8 ]1218我国居民划归、迁徙俄国, 他们当中大部分是维吾尔族(当时称为“塔兰奇”) 人。据1917 年俄国农业资料记载, 俄有维吾尔族华人10 万多人, 其中由伊犁移居俄国的有60 988 人(俄称“塔兰奇人”) , 由南疆地区移居俄国的有39 528 人(俄称“喀什噶尔人”) ①。

5. 民国时期(1911- 1949 年) 前往俄属中亚做工、经商的维吾尔人。20 世纪初沙俄在新疆招华工赴中亚做工, 这些人多从事农业劳动, 于每年的播种季节和收获季节应召前往中亚, 其中维吾尔族占多数。如1911 年至1913 年“每年有2~ 2. 5 万喀什噶尔人前往费尔干纳做季节工”[7 ]87。苏联在十月革命后面临劳工短缺问题, 也在新疆招募劳工, 并为此专门设立了宣传机构。1924 年以后, 新疆每年都有2~ 3万维吾尔和柯尔克孜族人去苏联中亚地区做工, 中国政府为了负责处理有关新疆劳工问题, 于1918 年在新疆设侨工事务经理员, 1922 年改为新疆特派侨务委员, 负责处理有关新疆华侨问题[12 ]10222。20 世纪30 年代初, 新疆一度出现短命的分裂政权, 虽然这个政权仅存在三个月就垮台, 但分裂分子挟持三千余民众出逃英印克什米尔[13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年至今) 迁往国外的维吾尔人。1949 年新疆和平解放前, 由原国民党新疆上层人员及分裂分子、少数民族头人裹胁群众逃亡国外的不少。如1949 年8 月26 日兰州解放后, 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和上层人员潮水般地涌入新疆外逃。于是, 传说纷纭, 谣言四起, 使新疆的形势更加混乱。一些富有的“巴依”(维吾尔语, 意为“富人”)、有势的“官员”和有财的“商人”随潮逃往国外。原国民党新疆省政府副主席默罕穆德·伊敏等近千人也率部众出逃印度[10 ]42。1949 年至1962 年(“伊塔事件”前) ,苏联在新疆境内不断制造“侨民”事件, 中国政府也应苏联方面要求, 允许“苏侨”及其中国眷属往苏, 约有20 万人[14 ]14221。1962 年的“伊塔事件”中, 又有6 万人去苏, 其中大部分是维吾尔族人。

  二、维吾尔族群在国外的分布情况

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 世界维吾尔族总人口已超过1 000 万, 其中新疆境内923. 5 万人[15 ]。学术界一般认为, 维吾尔人在境外约有60 多万[8 ]1218。但据笔者从熟悉中亚情况的维吾尔人处的了解和对所见资料的统计, 近年国外维吾尔族人至少有90 多 万。一是长久以来新疆向国外的人口流动一直未间断; 二是维吾尔族有多生育的习俗; 三是由于有些国家对迁居民族或弱势群体的不平等政策与待遇等原因, 迫使部分维吾尔族改变族属①, 而使他们不敢轻易暴露自己真实的民族身份。维吾尔族在国外的分布主要以中亚、西亚、南亚最为集中, 约占所有国外维吾尔族人数的80%。其中又以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居多, 达54 万多人②, 占国外维吾尔人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沙特阿拉伯约有16 万多人, 土耳其约有5 万多人③, 巴基斯坦5 万多人, 印度3 万多人④。另外还有少部分人零 散分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台湾、叙利亚、阿联酋、埃及、约旦、科威特及北非等国家和地区[8 ]1218, 人数大约至少在10 万以上。

所以, 据我们对分散资料的统计归纳, 维吾尔境外族群人口可分述如下: 中亚54 万左右; 西亚约21 万多人(沙特阿拉伯16 万多人, 土耳其5 万多人) , 南亚约8 万多人(印度3 万多人, 巴基斯坦5 万多人)。另外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有约10 万人。这样, 国外维吾尔族人数已近百万, 至少有90 多万。

1. 维吾尔族在中亚五国的分布情况。中亚的维吾尔族, 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阿拉木图 州和塔迪库尔干州伊犁河流域的潘非洛夫, 也有少部分分散在塔拉斯河与奇姆肯特市, 其总人口23 万多人⑤;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塔什干州和塔什干市, 以及安集延市和安集延州, 总人口约5 万多⑥; 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比什凯克、奥什、托克马克和普热瓦尔斯克等城市, 人口约有10 万多[16 ]; 土库曼的拜拉姆阿利市等地约有1 300多人[7 ]85; 塔吉克斯坦约有600 人左右[7 ]85 , 多数居住在首都杜尚别。由于居留地的不同、人口多寡的不同, 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程度也并不一致。在乌兹别克斯坦, 因语言基本相通, 融入的程度快于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各国。这些境外维吾尔人也同中国的亲戚有着一定的联系。

2. 维吾尔族在沙特的分布概况。目前, 沙特维吾尔族人约16 万多人, 主要集中在西部。塔易夫约有3万多人, 麦地那约4 万人, 吉达约3 万人, 麦加约2 万人。此外, 首都利雅得、延布、达兰等地有维吾尔族共约数万人⑦。中国改革开放以前赴沙特维吾尔人95% 以上已加入该国国籍, 少数持土耳其国籍或持台湾“护照”, 改革开放后赴沙特的数千新移民则多持中国护照, 维吾尔族在沙特的生活一般较为富裕。

3. 维吾尔族在土耳其的分布情况。土耳其约有维吾尔族人5 万多, 开赛利城3 万多人, 伊斯坦布尔1. 5 万人以上。他们跨国迁居的主要动因: 一是20 世纪30 年代新疆喀什“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解体后, 由新疆经巴基斯坦、阿富汗、沙特等国辗转到土耳其者, 这部分人现主要聚居在开赛利; 二是解放后, 以朝觐、探亲等身份辗转到土耳其者; 三是1962 年“伊塔事件”中迁居苏联中亚地区后辗转到土耳其者。后两部分人现大部分聚居在伊斯坦布尔[5 ]8211。

4. 维吾尔族在南亚的概况。以前一般认为, 维吾尔族在印度约有2 万多人[17 ] , 据笔者了解现已有3万多人(新疆外办赴南亚考察团调查结果)。他们绝大部分从事商业、服务业、国际贸易。在巴基斯坦, 以前认为约有2 万多人[5 ]8211 , 据笔者了解现有5 万多人(数据来自新疆外办赴南亚考察团调查结果) , 他们主要聚居于拉瓦尔品第和吉尔古特, 伊斯兰堡、卡拉奇和拉哈尔也有部分人居住。他们绝大部分从事商业, 如经营餐饮、丝绸、服装、家电、建材和国际贸易等。随着20 世纪80 年代中巴公路的通车, 他们纷纷从事中巴边境贸易, 仅1980—1987 年间来新疆探亲的就有1 470 人次[14 ]14221。

5. 维吾尔族在其他国家的分布概况。维吾尔族在西方发达国家和西亚的其他穆斯林国家也有不少。他们大部分是我国改革开放后, 因留学、探亲、朝觐、经商等原因出国的, 有些是再移民或移民子女到西方发达国家留学深造或留学结束后定居的, 也有些是在国外的亲戚帮助下移居国外的。他们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阿联酋、埃及、约旦、叙利亚、科威特及北非等国家和地区[8 ]1218。据了解, 这些国家的维吾尔族总人数约在10 万以上①。

  三、维吾尔族人跨国的动因

在常态下, 经济动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所以跨国移居中的经济因素应该更具有经常、普遍、持久和主导性质, 而政治因素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与阶段性, 属于非持久的次要的跨居动因。如因起义失败、躲避战乱、政权交替、外国掳掠、被人裹胁等引起的跨国移居通常不具有普遍性。

但是, 非常态的动因, 即政治动因, 恰恰是新疆维吾尔族人跨国而居的主导因素。维吾尔族人的跨国迁居活动较多地受到宗教、民族、政治军事冲突的影响和境外势力的引诱与胁迫等因素的影响, 当然, 也有一些共性的原因, 如经商致富的欲望、劳工市场的需求, 以及人往高处走定律等因素的作用。

(一) 维吾尔族跨国的政治动因

人口迁移的政治动因主要包括军事征服和外部强权的介入、国家政策、政治变迁以及地区局势等因素。20 世纪80 年代, 中国改革开放, 人们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多样化, 以经商、留学、探亲等方式迁居他国者不乏其人。但维吾尔族形成当今这种跨国而居的格局, 政治方面的原因是重要催化剂。

1. 政治变迁

20 世纪上半叶, 中国新疆动乱频繁, 战争移外难民大增。新疆从杨增新执政, 到金树仁、盛世才的垮台和新疆和平解放, 一系列政治原因使一些维吾尔族民众及上层人士出走并定居西亚诸国。如1932 年泛突厥主义者伊敏·布格拉在和田组建了一个“伊斯兰教王国”, 并自称为艾米(国王) 一世, 他的和田王国不到一年就瓦解, 伊敏及其追随者于1934 年逃到了印度[18 ]203; 1933 年11 月20 日受英国支持的沙比提大毛拉建立了一个“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虽不到半年就垮台, 但部分人和追随者, 在印度边境收罗了部分和田、喀什逃入印度的维吾尔族青年, 组织了喀什同乡会; 1933 年, 盛世才上台后, 采取了高度集权的独裁。据王庆丰等人1986年在喀什的调查:“那时喀什地区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背井离乡, 被迫迁居到国外去的。国内的被迫出走了, 已经在国外的自然不敢回来。”[19 ]472521937 年新疆边防军第六师师长麻木提反对盛世才政权, 在英国副领事的策动下, 举兵反盛失败, 便带上心腹数十人, 以出猎为名经莎车等地逃往印度[18 ]244。1949 年新疆和平解放前夕, 原国民党新疆省副主席默罕穆德·伊敏等近千人率部众逃往印度[10 ]42。8 月26 日兰州解放后, 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二处的军统特务们, 西奔新疆, 由于军统特务和国民党上层人员潮水般地涌入新疆外逃, 使本来紧张的形势更加混乱。于是, 谣言四起, 传说纷纭, 惶惶不可终日的有钱的“巴依”、有势的“官员”和有财的“商人”随潮逃往国外[3 ]43248。

2. 地区战乱与裹胁。

从1757 年的大小和卓之乱到1865- 1877 年的阿古柏侵入新疆的一百多年间,新疆局势多次发生动荡。历史上一些邻国的统治者不时侵犯新疆, 掳掠人口, 以补充其国内劳动力的不足, 被掳掠的居民, 大多是当地的维吾尔族。历史上与新疆交界的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 的统治者, 不但多次侵犯新疆边境, 掠夺土地和人口, 而且支持以分裂为目的的叛乱。如英国、浩罕支持下的大和卓后裔张格尔的分裂活动失败后, 裹胁数万居民迁入(今乌兹别克斯坦) 费尔干纳。1847 年浩罕侵略者挑动的叛乱失败后, 叛乱分子胁迫8. 5~ 16万[8 ]1- 18居民(大部分是维吾尔族人) 逃往浩罕。1873年11 月, 陕西、甘肃回民起义失败后, 起义军残部在白彦虎带领下退到新疆, 与阿古柏共同抵抗清军, 失败后于1877 年12 月裹胁一批维吾尔族人越恰哈马克迁入俄国境内。

3. 外国的掳掠。

中国新疆维吾尔族的跨国迁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外国掳掠的结果。当年, 俄国顺利地在亚洲中部扩张领土, 于1867 年新设突厥斯坦总督于塔什干。19 世纪末沙俄曾在伊犁非法设立了胁迫居民迁移的机构——“移民委员会”, 迫使四五万维吾尔族人入俄。1881 年《中俄伊犁条约》签订,沙俄胁迫伊犁居民迁徙俄国, 至1884 年即达7 万多人。“一八八一年四月(清光绪七年三月) , 沙俄占领军当局在伊犁建立了非法的专门机构, 负责这项见不得人的掳掠人口的勾当。当年就将一百余户中国人迁往俄国。第二年, 逼迁伊犁居民的罪恶活动在一百五十名留驻俄兵的强迫下, 规模较前扩大, 上半年掳走六千五百四十九户, 下半年掠去牧民五千余毡房。掳掠人口的罪恶活动延续三年, 直至一八八四年(清光绪十年) 才算结束。前后被掳至俄境者共七万人。”[18 ]233第一批被掳掠的是绥定等地的维吾尔族、回族100 多户, 被迫前往阿拉木图。据俄国方面的记载, 这是比较富有的伊犁居民。第二批有486 户, 迁往扎尔肯特。1882 年春, 清朝官员已按照双方定议赴宁远城(今伊宁市) 接收伊犁, 伊犁将军金顺亲眼目睹了以保护愿意迁入俄国的居民而留驻的俄国兵丁竟然对伊犁人民进行“逼胁”,“其不愿迁者, 鞭挞立至, 哀号之声, 彻于四野”[6 ]234。后经清政府严正交涉, 俄方才有所收敛。此后, 又有一些居民陆续迁俄,到1884 年方告中止。扎尔肯特原本是清代索伦营驻地, 依《中俄伊犁条约》割让给俄国。如今在那里还保留着吉里于孜、丘勒海、洪海等伊犁地名, 便是当年俄国使用武力整乡整村地劫迁伊犁人民的铁证。后来扎尔肯特建城, 并改名为潘非洛夫城。此外还有因“人随地归”而划入俄国的克特满玉孜的维吾尔人。

他们是清代嘉庆年间增辟的维吾尔人“回屯”村镇之一, 在1871 年俄国入侵时是首当其冲的一个农业村镇, 曾经掀起激烈的反侵略斗争。据俄国方面的统计, 被划入扎尔肯特辖治的有760 户, 3 787 人。俄国占领伊犁末期的伊犁人口共约14 万人, 清政府接收伊犁后的剩余人数是67 800 余人。普罗霍罗夫在《关于中苏边界问题》一书中说,“迁入”俄国境内的中国维吾尔、回、哈萨克人口有7 万人上下[20 ]。

4. 苏联的策动

从1945 年到1962 年间, 苏联一直刻意从新疆发展所谓“侨民”, 直至“伊塔事件”那种大规模的诱骗、煽动人口向境外迁移, 造成赴苏的维吾尔等族民众达20 万人[14 ]14221。仅1962 年新疆伊塔事件中, 就有6 万多边境居民跨越当时中苏边界进入哈萨克斯坦, 他们主要是维吾尔人[10 ]41242。

(二) 维吾尔族跨国的经济动因

在维吾尔族跨国动因中, 连续而持久的还应该是经济诱因。新中国成立之前, 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在统治阶级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下, 过着贫困、艰难的生活。他们中的部分人为了寻找出路遂向邻近国家迁移。另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纽带与桥梁。特殊的地理位置, 为当地有强烈经商意识的维吾尔人提供了有利条件, 也造就了维吾尔族悠久的经商传统和发达的商业文化。

1. 谋生移居。

新中国成立之前, 新疆维吾尔族中的一些人为了寻找活路而向邻近国家迁移, 如遇上战乱或自然灾害, 或国外召工, 则移居国外的人数更多。如20 世纪初叶, 与新疆相邻的沙俄劳动力短缺,于是在新疆广招华民赴中亚做工。这些人多从事农业劳动, 其中以维吾尔族人居多。1911- 1913 年每年有2. 2~ 2. 5 万喀什维吾尔族人前往费尔干纳(今乌兹别克斯坦) 做季节工, 仅1914 年就有4 万人, 一般年龄在18~ 50 岁之间[7 ]87。苏联在十月革命以后也面临劳工短缺问题, 也在新疆招募劳工, 为此还专门设立了宣传机构。1924 年以后新疆每年都有2~ 3万维吾尔族人和柯尔克孜族人去苏联中亚地区做工。1928- 1930 年间, 苏联修筑土西铁路时招募了大量华工, 其中包括一些维吾尔人。为了负责处理有关新疆劳工问题, 于1918 年在新疆设侨工事务经理员, 1922 年改为新疆特派侨务委员[12 ]10222。

2. 经商移居。

维吾尔族以善于经商而著称, 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因此而移居国外。阿古柏侵入新疆后,“与中国隔绝, 商贾不通, 其一部分常用品, 如茶布之类, 前之仰给于中国者, 皆感缺乏, 势不得求于他处,因此印度与新疆之贸易, 遂日渐发达。一八六六年遂有设立帕拉普尔市场之举, 此后英人更于康克拉种茶成功, 新疆与印度之商务更为扩大”[21 ]。这仅仅是近代新疆与国外商务往来的一个侧面。民国时期维吾尔商人领照出国经商的也较频繁。据新疆外交公署民国七年九月三十日文称: 每年领照人民全疆不下二三万人, 其中贸易朝圣居十分之五、六。历年领照出国人民以喀什为最多①。民国八年, 新疆外交公署的行文又云:“自民国八年一月至六月末, 经本署陆续发给华侨出国执照一万二十五张..”② 又如1908- 1916 年,经新疆乌什县依不拉音卡赴俄罗斯做工经商者有22 189 人, 其中1908 年为854 人, 1916 年增至4 723人[12 ]10222。据1928 年的统计, 在塔什干的华侨中, 从事经商的约有20% , 从事手工业的约有20% , 其余60%为受雇于他人的做工者。另据1947 年和田行政长官郝登榜呈文称:“据墨玉、洛甫等县民尼牙孜阿吉等五十二名出国经商, 内有二十余名系正当商人, 其余均系该民等所用雇工及脚夫, 携带当地毡毯、生丝、绸子、土产等物前往列城、克什米、开(卡) 拉其、班白等处经商。”[3 ]43248 可以说众多维吾尔经商者的出国经营, 必然会导致定居国外人口的增多, 这也是维吾尔族族群跨国人数增多的原因之一。

(三) 维吾尔族跨国的宗教动因

朝觐未归而定居国外。朝觐是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 平安无恙地完成了这种朝觐活动的人,就被授予哈吉(朝觐者) 的称号。新疆的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 前往麦加朝觐的信徒们往往或因无返回路资, 或错过朝觐日期, 或因政局不稳, 或因健康等原因而流落、定居他乡的不乏其人。

成批的维吾尔族穆斯林赴麦加朝觐约始于18世纪, 至20 世纪初“每岁不下数万人”。如1900-1949 年间哈密地区维吾尔族阿訇、毛拉和教民约有120 人朝觐。新疆外交公署民国七年(1918) 文称:每年领照出国不下二三万人, 其中贸易、朝圣居十之五、六。一些身体并不健康或经济困难的维吾尔穆斯林, 或为了宗教信仰, 或为了朝觐经商, 或为了获得哈吉的称号踏上了朝觐路, 但后来却无法返回故乡。可以想象, 在当时维吾尔族朝觐者多属于经济拮据者的情况下, 他们上路不仅要带上所有积蓄, 而且还要带许多丝织品、茶叶等货物, 以便随时出售。即便是这样, 还是有许多人朝觐后无力返回。据新疆洛甫县的牙森阿吉讲, 他1947 年去麦加朝觑, 同行的有70 余人, 除15 人返乡外, 其余都在沙特阿拉伯定居了。阿图什市阿扎克、松达克两乡自1920 年至1980 年因朝觑而定居国外的有56 户,其中夫妻同去的6 起, 母子同去的5 起, 父女或父子同去的各2 起, 兄妹同去的1 起, 余为同乡邻里搭伙结伴而去[19 ]47252。

沙特阿拉伯成为维吾尔族因朝觐滞留定居者的主要国家, 尔后再由此迁移到土耳其、巴基斯坦, 乃至西欧等国。有的朝觐者定居国外并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后, 还帮助中国亲属前往, 如霍拉木毛依丁阿吉1948 年赴麦加定居后, 娶妻生子, 1981 年先后为中国5 户亲属共31 人担保定居国外[3 ]43248。还有不少朝觐者或因错过了朝觐日期(每年12 月的初九、初十) , 或因健康原因, 或因时局的变化, 而欲归不能,遂定居海外。

纵观维吾尔族群的跨国历史, 在1949 年以前多以激进的方式完成其跨国迁移活动。1949 年以后由于中国不再鼓励向外移民, 大规模的移民(1962 年新疆伊塔事件除外) 基本停止。但是, 具有经常性的和持久性的常态的跨国迁居并未停止, 而且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经济等关系的发展, 中国新疆的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拓宽、加深和提高, 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完善, 跨国族群内部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更加频繁与密切, 相互关注程度更高, 这成了维吾尔族群迁居国外的新的主导因素。

但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泛伊斯兰主义或泛突厥主义运动的兴起, 某些国家成立“维吾尔人国际联盟”, 并主张“东突厥斯坦问题国际化”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着极少数人偏执的极端的民族分裂主义思想的勃起,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极少数人跨国而居的诱因。因此, 在维吾尔族跨国过程中, 我们也不能排除少数民族分裂主义者, 他们是抱着把新疆从中国分离出去的目的而移居国外的。虽然, 这些人在数量上是极少数, 但他们往往利用国内在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问题大做文章, 甚至把这些问题曲解或丑化, 期望其国际化, 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并争得同情与支持。所以, 这极少数人造成的国际影响不容小觑。因此, 对这种民族分裂主义行为, 我们不得不加倍提高警惕, 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与懈怠。

作者简介: 艾买提(1967- ) , 男, 维吾尔族, 新疆和硕人, 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从事民族文化研究。

① 这份1917 年俄国农业部的资料, 很可能仅记载的是当时中亚的维吾尔族农业人口, 未涉及当时在俄境内经商、做工、出逃浩罕等而移居的维吾尔族非农业人口。参见李琪《中亚维吾尔人》第86 页,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维吾尔族改变族属的情况尤以乌兹别克斯坦为重。据笔者了解, 熟悉该国情况的学者、留学生、商人和在乌兹别克斯坦有亲戚的人都认为, 大约有80%~ 90% 以上的维吾尔族人迫于无奈改成了乌孜别克族, 但他们在族内仍称自己是维吾尔族。

[2]此为新疆赴中亚四国侨情考察团调研结果。有的哈萨克斯坦学者认为哈萨克斯坦约有140 万维吾尔人。中亚一个维吾尔人组织的统计数字是60 万。参见郝文明主编《中国周边国家民族状况与政策》第117 页。此外, 根据李琪、朱慧玲等人的统计, 哈萨克斯坦有维吾尔族华侨华人约21 万多人, 吉尔吉斯斯坦有维吾尔族华侨华人10 万多人。

[3]沙特、土耳其人数主要参阅朱慧玲“新疆籍华侨华人在西亚”(八桂侨史, 1999 年第4 期) 估算得出。

[4]巴基斯坦、印度人数主要根据新疆赴南亚考察团调研结果和朱惠玲“西、中、南亚地区侨情概述”(《侨情》2002 年第20 期) 估算得出。

[5]根据哈萨克斯坦1999 年人口统计, 1989—1999 年的10 年间, 维吾尔族人口增长13. 7%。据此推算, 本人认为, 现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约有维吾尔人口23 万。这一数字不包括长期在哈萨克斯坦经商的中国籍维吾尔人。参见李琪《中亚维吾尔人》第98 页,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6]该数据与历史上维吾尔族大批迁居费尔干纳(主要在当今的乌兹别克斯坦) 的人数出入很大, 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乌兹别克斯坦维吾尔族被迫改变族属的说法的正确性。参见李琪《中亚维吾尔人》第98 页,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年12 月第1 版。

[7]此数据为参阅朱慧玲“新疆籍华侨华人在西亚”(八桂侨史, 1999 年第4 期) 估算得出。

[8]该数据来自笔者对新疆公安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事办以及对出国维吾尔族人的调查了解。

[9]参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档案, 外1- 2- 648 第17 页。

[10]参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档案, 外1- 2- 648 第36 页。

参考文献:
[ 1 ] 冯家升, 程溯洛, 穆广义. 维吾尔族史料简编: 上册[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1.
[ 2 ] 马曼丽, 张树青. 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M ].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 5.
[ 3 ] 王庆丰. 维吾尔族华侨移居西亚地区史探[J ]. 华侨历史, 1986 (3).
[4 ] 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编写组. 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 第1 册[M ].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135.
[5 ] 朱慧玲. 新疆籍华侨华人在西亚[J ]. 八桂侨史, 1999 (04).
[ 6 ]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新疆简史: 第2 册[M ].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0.
[ 7 ] 李琪. 中亚维吾尔人[M ].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 8 ] 李安山. 少数民族华侨华人—— 迁移特点、辨识标准及人数统计[J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3 (3).
[ 9 ] 冯家升, 程溯洛, 穆广义. 维吾尔族史料简编: 下册[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1: 391.
[10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新疆通志·侨务志[M ].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
[ 11 ] 任一飞, 雅森·吾守尔. 维吾尔族[M ].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7: 77.
[ 12 ] 赵和曼. 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4 (3).
[ 13 ] 厉声. 东突——分裂是目的恐怖是手段[J ]. 世界知识,2002 (3) : 10213.
[ 14 ] 谭天星. 现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境外迁移初探—— 以新疆、云南为例[J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95 (2).
[ 15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新疆年鉴2006[M ]. 乌鲁木齐: 新疆年鉴社, 2006: 1.
[ 16 ] 赵和曼. 试论海外少数民族华人的若干特点[J ]. 南洋问题研究, 2004 (1) : 7216.
[ 17 ] 朱惠玲. 西、中、南亚地区侨情概述[J ]. 侨情, 2002(20) : 23228.

[18 ]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新疆简史: 第3 册[M ].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0.
[ 19 ] 王庆丰. 麦加朝觐与维吾尔族华侨的形成[J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90 (4).
[ 20 ] 纪大椿. 中亚的中国移民[J ]. 西域研究, 2003 (2) : 14-20.
[ 21 ] 孟英庚. 英俄日角逐下之新疆问题[M ]..甘肃图书馆书目参考部. 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 新疆分册. 兰州:甘肃图书馆书目参考部, 1985: 477.

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

声明: 本文由( admin )整理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archives/11180

中国新疆维吾尔族群的跨国过程及其分布和动因: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