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تىزىملاتقان
- 2012-8-13
- ئاخىرقى قېتىم
- 2012-10-5
- ھوقۇقى
- 20
- جۇغلانما
- 181
- نادىر
- 0
- تېما
- 2
- يازما
- 10

- يوقلىما
- 15
قىزغىنلىق- 50 سەر
تىللا- 4 دانە
تۆھپە- 33 سەر
شۆھرەت- 34 سەر
|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 一、 选择题(共200道)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C ) A:蒙古族B:满族C:壮族D:回族 2、古代纳西族文字———东巴文,属于( A) A:象形文字B:汉字形变C:音节文字D:拼音文字 3、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D)族 A:布依B:壮C:满D:水 4、“五四”运动中,与周恩来等共同领导了天津爱国运动的刘清扬烈士是(A)族 A:回B:满C:蒙古D:朝鲜 5、高山族人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进行的雾社起义爆发于(C)年 A:1928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 6、(C)世达赖仓央嘉措是著名诗人。 A:四B:五C:六D:七 7、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D)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 A:维吾尔B:哈萨克C:乌兹别克D:柯尔克孜 8、我国当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是湖南省桃源县人, (D)族。 A:苗B:土家C:回D:维吾尔 9、1953年11月,在(B)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竞赛大会。1984年,国家民委、国家体委将这次体育运动会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呼和浩特市 10、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C)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 A:2001年B:2002年C:2003年D:2004年 11、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赛场设在广西南宁市,分赛场设在(B) A:新疆乌鲁木齐B:内蒙古呼和浩特C:西藏拉萨D:云南昆明 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珍珠球是源自(C)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A:回B:蒙古C:满D:土家 13、“格”即(D)式摔跤,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式摔跤的正式比赛项目。 A:蒙古族B:维吾尔族C:苗族D:彝族 14、对吐鲁番坎儿井推广起过很大作用的清朝历史人物有(C) A、班超 B、张骞 C、林则徐 15、回族运动员马艳红是我国第一个(B)世界冠军。 A:游泳B:体操C:田径D:跳水 16、“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A) A:优美的牧场B:青色的城C:日光之城D:平坦的地方 17、我国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识别最晚的是(C)族 A:保安族B:普米族C:基诺族D:毛南族 18、我国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A) A:哲蚌寺B:色拉寺C:甘丹寺D:大召寺 19、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于(D)年10月1日 A:1952B:1953C:1954D:1955 20、(B)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月令记述农事活动的农业专著。 A:宋B:元C:明D:清 21、堪称中国的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C) A 哈密回王陵B喀什香妃墓C吐峪沟麻扎 22、(A)族著名作曲家郑律成的作品《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A:朝鲜B:满C:回D:土家 23、我国满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A) A:辽宁B:吉林C:黑龙江D:河北 24、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是(B) A:渔潭会B:三月街C:火把节D:芦笙节 25、以表演孔雀舞蜚声海内外的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是(B)族 A:白B:傣C:纳西D:基诺 26、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思是(C) A:山里人B:外来人C:本地人D:种田人 27、元代,我国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把(B)族棉纺工艺带到中原,促进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 A:苗B:黎C:壮D:白 28、仫佬族主要聚居在(C) A:云南省B:贵州省C:广西壮族自治区D:四川省 29、农历四月十八,是(A)族独有的“西迁节”。 A:锡伯B:赫哲C:达斡D:乌兹别克 30、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主,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是 (C) A:鄂温克族B:鄂伦春族C:赫哲族D:塔吉克族 31、以下四部话剧中,(D)是满族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老舍先生的作品 A:《日出》B:《雷雨》C:《北京人》D:《茶馆》 32、率领蒙古土尔扈特部万里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是(B) A:伊桑阿B:渥巴锡C:尹湛纳希D:嘎达梅林 33、“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A)族歌舞。 A:维吾尔B:哈萨克C:柯尔克孜D:塔塔尔 34、“阿西跳月”是(C)族的一种民间舞蹈 A:白B:苗C:彝D:纳西 35、我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共召开过(D)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二B:三C:四D:五 36、唐朝初期,玄奘西游曾途径吐鲁番地区,当时吐鲁番地区主要信仰(A)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 37、以下吐鲁番哪个城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C) A连木沁 B七泉湖C鲁克沁 38、吐鲁番地区最高领导机关地委行署办公场所位于吐鲁番市( B ) A高昌路B绿洲路 C西环路 39、著名的白杨河工程位于(B) A鄯善县B托克逊县C吐鲁番市 40、吐鲁番葡萄闻名世界,品种多样,其中含糖量居世界第一的是(A) A无核白葡萄B马奶子葡萄C玻璃脆 41、吐鲁番地区多戈壁沙漠,其中沙漠主要指的是( C ) A塔克拉玛干沙漠B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库姆塔格沙漠 42、10、在以下古迹中,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是(B) A二道桥大巴扎B坎儿井C楼兰古城 43、以下古迹中,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是(A) A苏公塔B万佛宫C高昌故城 44、到吐鲁番各景点游玩,要想感受维吾尔民族风情就到(C) A交河故城B火焰山C葡萄沟 45、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A)确定为我国的三大政治制度,纳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46、我国各民族之间在长期的奋斗中,早已形成了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关系,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B) A: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汉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47、“目前世界上保护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指的是(B) A高昌故城 B交河故城C北庭故城 48、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哪五个民族命名的(A) 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 C:汉族、壮族、蒙古族、东乡族、傣族 49、在新疆,被称为“离沙漠最近的城市”的是(c) A喀什 B吐鲁番 C鄯善 50、吐鲁番地区占人口大多数的民族是(A) A维吾尔B回族C汉族 二、 判断题(共60道)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截至1979年,经国务院确认,我国除汉族外还有56个民族。(错) 2、《宪法》第5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错)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对) 4、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错)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施行。(对) 6、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身份确定。(对) 7、“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间也互相离不开。”(错) 8、1993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对) 9、《公务员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对) 10、《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第13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清真饭店和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供应网点,并在投资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对) 11、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主要领导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对) 12、国务院主管民族事务的职能部门是国家事务委员会(错) 13、民族村、民族居委会的建立,由省人民政府批准。(错) 14、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实行土葬的,应在指定地点埋葬。对自愿实行丧葬改革的,他人不得干涉。(对) 15、民族自治地方指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建立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对) 1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5%。(对) 1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长、大、广、穷。”() 18、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民族大致有2700个,上亿人口的民族有6个,即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俄罗斯人、孟加拉人、日本人。(错) 19、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现状,划定民族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5个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成份较多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错) 20、我们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情况,是经过数千年间民族的人口迁移、调动而逐渐形成的。(对) 21、到2003年底,中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28种本民族文字。(对) 22、按照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屠宰、加工、制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饮食、副食品、食品。清真饮食、清真副食品、清真食品,简称为“清真三食”。(对) 23、汉族是浙江世居的少数民族。(错) 24、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广西自治区。(错) 25、汉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2000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分布。(对) 26、维吾尔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错) 27、蒙古族有“游牧民族”之称。(对) 28、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的一种文艺组织形式,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文艺节目大多根据当地群众的选进事迹,自编自演,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对) 29、骑马是朝鲜族的妇女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举行。(错) 30、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错) 三、 填空题(共40道) 1、我国有( 55 )个少数民族,人口近1亿,绝大多数陆地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 2、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4、“.三个离不开”是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6、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7、从83年起自治区把每年的5月份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 四、问答题(共200道) 1、什么是丝绸之路? 答:“丝绸之路”又称丝路,是古代以中国长安为起点,经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等地,进而联结中西南亚、西亚和欧洲的一条陆路通道。汉唐以后的1000多年间,这条道路始终畅通繁荣,以丝绸最为著名。 2、为何要处理好宗教与民族的关系问题? 答: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民族问题实际上是阶级问题,有阶级压迫就有民族压迫。因而,在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之间就会出现宗教压迫和民族歧视的现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制度,为各种不同信仰的民族之间创造了和睦相处的社会条件。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宗教与民族的关系问题上,各个民族和各种宗教有着相互不同的情况,如果宗教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以至影响我国的四化建设。因此,一定要善于具体地分析各个民族和各种宗教问题的区别和联系,并且根据国家的政策正确地加以处理,把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做得更好。 3、到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有各级各类学校多少所,在校学生多少人? 答:到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有各级各类学校83726所,在校学生2943万人,比1952年增加了5倍,比1984年增加了29.7%,比1994年增加了10.6%;各类专任教师154.1万人,比1994年增加了16.0%。 4、共产党员能不能自由信仰宗教? 答:共产党员不能自由信仰宗教。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并不适用于共产党员。一个共产党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员,不同于一般公民,毫无疑问地应当是无神论者,而不应当是有神论者。我们党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长期坚持不改的要劝其退党。 5、在基本上全民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中,基层党员是否可以参加含有某些宗教色彩和传统的婚丧礼及节日活动? 答:在基本上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中的农牧区共产党员,在执行共产党员不参加宗教活动的规定时,应当按照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以利于联系群众。这些民族中的许多传统婚丧仪式和群众性节日活动,虽然含有某些宗教色彩和宗教传统,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为民族风俗习惯的组成部分。生活在基层的共产党员,既要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又要在生活中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加分析地把民族风俗习惯同宗教活动混为一谈,是不妥当的,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 6、55个少数民族中有多少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区地方,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55个少数民族中有45个建立了自治地方,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8%的少数民族行使了自治权。 7、我国《刑法》关于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处罚规定是什么? 答:我国《刑法》第249条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250条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251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8、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96%,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9、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
|